岱山加快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机制,各企业抢抓机遇跻身高新赛道,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送服务——

深化科技创新 政企合力“奔跑”

陈瑶 陈婷婷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03日 第 01 版 )

  摄影 记者 姚凯乐

  □记者 陈瑶 通讯员 陈婷婷

  近日,记者走进中科院材料所岱山中试基地10号车间,高性能聚酰亚胺浆料项目在年前已经安装好了两套反应釜。另一套新的反应釜已经基本完成了设备部件采购,开始施工安装。

  “今年会加快中试进度,预计3月份都要早晚施工,准备安装设备,这就需要和基地协调安排公共配套供给的问题。”车间里,宁波博雅聚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经理戴耀,正向前来走访的岱山县创新深化专题组成员奚宇锋边介绍项目进度,边反馈问题推进情况。

  该企业已在这些设备上投入了超500万元资金,今年又计划加速推进中试项目。在企业规划中试项目建设时,迎来了“老朋友”奚宇锋。面对企业可能遇到的资金问题,他带来了县里的金融政策新动向。

  今年,岱山县科技发展中心聚焦高端新材料中试转化和新兴技术孵化,探索政企银保合作机制,预计6月前建立“保险—贷款—基金—保险补偿”金融支持政策。“根据政府鼓励的新材料产业方向,企业组织开展中试试验,可以购买试验保险,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同时,企业可以凭保险单据质押贷款,我们再给予贴息补助。”奚宇锋的一席讲解,让企业负责人倍感振奋。

  了解到“博雅聚力”十分担忧项目公共配套供给等问题,当天,专题组第一时间找到岱山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对基地公共配套等问题进行了协调对接。

  在中试基地的11号车间里(见图),聚烯烃弹性体项目的工艺技术设备已于去年完成安装,并打通了生产流程。为了这条造价高昂的中试线尽快投料,浙江瑞智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俞建杨又来到了现场。去年该集团申请了基地的9号车间,为这条生产线最重要的茂金属催化剂进行研发中试。车间场地改造需要办理环评、安评、能评等手续。“现在项目已经过了部门评审会,希望9号车间的研发中试,能有相关部门帮助沟通、指导,尽快完成审批。”俞建杨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如今,中试基地12个车间排满了项目,岱山计划确保今年有5个项目开车投料。

  中试基地的西侧,是润和催化材料(浙江)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部负责人欧海月正在低头研究手中的申报政策。这叠申报指南是岱山县深化创新专题组成员夏圆圆在了解企业诉求后,特地打印出来送来的,她还手把手指导企业进行申报。“前段时间我们刚提出今年想申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开发中心以及省级‘尖兵领雁’项目,今天他们就送来了相关文件,帮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欧海月说。

  “今年已经总结了15条企业相关需求,接下来就是送政策,帮助对接高校、创新平台等,做到‘一企一服务’。”夏圆圆表示,将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需求、平台申报需求、科技技术需求等持续提供帮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以科技创新赋能发展。当下,岱山正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机制,各大企业抓住这一机遇全力“加速跑”,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