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公安:

立足“主防”三力齐发 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在小

邱雨倩 张佳荣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27日 第 06 版 )

  临城派出所民警与社区志愿者在如心警务站调解室开展工作

  □邱雨倩/文 张佳荣/摄

  为持续推进平安新城建设,消除风险隐患,全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连日来,新城公安分局创新发展海上“枫桥经验”,紧紧围绕“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做深做细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防范在萌芽阶段、化解在初始阶段,最大限度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保持“快”速度,遏制矛盾纠纷苗头

  “最近大家生活上遇到了什么烦心事都可以拿出来说说,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2月20日,新城千岛派出所民警王庆欣在参加辖区“板凳议事会”实践活动中,联合义警队伍,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工作,将议事中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解决,筑牢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火墙。

  自“冬季行动”开展以来,新城公安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社不漏户、户不漏人”工作要求,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定期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滚动排查,组织民警辅警、治安防范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通过敲门入户、警民恳谈会等形式与群众围坐一起拉家常、话平安,全面了解辖区存在的矛盾纠纷,并及时开展动态分析研判工作。同时,紧密围绕日常接处警、治安巡逻、社区警务等工作,及时发现并梳理有关矛盾纠纷苗头隐患,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早稳控,严防突发恶性案件发生。

  积聚“合”力量,完善多元调解体系

  为化解矛盾纠纷、防止反复,新城公安坚持从解决小矛盾、化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入手,积极会同社区、司法所、律所等开展联合会诊调解,创新打造“如心义警”“同舟义警”“律力同心”等共治品牌,聚焦关键难点、找准问题症结,发挥职能优势、靶向精准发力,从法律、思想、情感等各方面多管齐下,构建“法理情”融合的多元化解机制,切实提高重大矛盾调解成功率。

  近日,辖区黄某与刘某因住房噪声问题发生争执,临城派出所民警沈毅雄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当事人进行调解。警务室内,社区民辅警、值班律师、志愿者一行人开展了耐心细致的调解。在听取当事人诉求后,律师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并协同相关部门对争执期间产生的财物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商议给出合理解决办法,当事人表示对调解无异议,当场握手言和,社区民警还主动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下,叮嘱如有其他事宜也可与其联系。

  “矛盾调解只是第一步,彻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为此,新城公安建立已化解矛盾纠纷评估跟踪回访制度,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后续动态情况,形成调解处置闭环。自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998起,化解率达83.7%。

  提升“法”意识,擦亮和谐平安底色

  基层派出所是最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地方,也是维护辖区治安稳定的坚强基石,为进一步提升执法质效,让执法既有温度又有力度,新城公安加大对全警的执法培训,并定期组织社区民警辅警以及义警参加人民调解员调解能力提升培训班,由专职调解员现场教授调解技巧,为派出所日后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供新思路、新举措。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素养,新城公安坚持防范为主、宣传先行的工作理念,组织警力把宣传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相结合,把接处警工作同现场宣传相结合,通过以案释法,全力提升群众自觉遵纪守法、依法依规行事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正确处理矛盾纠纷的法治意识。春节期间,新城公安民警辅警结合游园、灯谜等民俗文化繁多的特点,创新宣传工作思路,主动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积极联合管委会、红色物业联盟等,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制作特色主题灯谜、现场答疑等宣传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遇到问题找法、处理问题用法、化解问题靠法,共同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