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景美业兴的“贻贝产业岛” 绘就枸杞“蓝海牧岛”崭新篇章

胡园园 毛佳琳 吴思琪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27日 第 04 版 )

  □记者 胡园园 通讯员 毛佳琳 吴思琪

  枸杞乡,一座渔旅融合的现代“蓝海牧岛”,正在加速推进中……

  回眸过去一年,枸杞乡坚持“生态立乡、渔业稳乡、工业强乡、旅游活乡”总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有序推进全乡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发展。

  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是努力的回音:全面完成养殖海域使用租金收缴,养殖用海管理进一步规范;完成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项目5个、扩中提低民宿7家,成功入选“全国最受欢迎网红民宿岛”;成功通过“小岛你好”4个市级项目验收,荣获“小岛你好”金牌示范岛称号;实现全乡居民用水、菜篮子、瓶装燃气同城同质同价,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星辰大海是目标,肩头重任促奋进。今年,枸杞乡将以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为主题主线,聚焦打造景色绮丽、产业兴旺的“贻贝产业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力绘就“蓝海牧岛”建设崭新篇章。

  『数说』精彩

  推进农业“双强”项目,累计投入科研经费624.5万元,为贻贝及相关产业注入发展活力;深化海上“千万工程”,打造安全引领船4艘,整治老旧渔船16艘,推进8艘帆张网渔船转围网工作。

  完成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项目5个,扩中提低民宿7家;累计认定民宿融合示范户11家,民宿人才13名,成功入选“全国最受欢迎网红民宿岛”。2024年,枸杞岛旅游人数达10.62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49亿元。 

  共富工坊成为推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通过持续发挥全乡6家工坊的带动作用,累计为群众提供岗位230余个,人均增收超2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775.64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为 461.7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6.08%和16.84%,全乡各村经营性收入首次全部突破50万元。

  抓产业 聚动能 促综合实力稳中有进

  贻贝养殖业是嵊泗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枸杞的支柱产业。不久前,作为省农业“双强”重点突破项目,第一代贻贝自动包苗机样机成功下线并在嵊泗完成应用测试,这一项目突破了多项技术难点,实现了贻贝从进绳到成品输送全流程自动作业。

  科技助力贻贝产业发展,这是枸杞大力推进贻贝养殖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不仅如此,去年以来,枸杞乡强化苗种源头监管,取消贻贝销售服务费,全面完成养殖海域使用租金收缴,进一步规范养殖用海管理;推进农业“双强”项目,持续推进水产加工企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累计投入科研经费624.5万元,为贻贝及相关产业注入发展活力。

  为加强“嵊泗贻贝”地理标志保护,嵊泗、普陀两地公检法还共同签署《嵊泗贻贝地理标志跨区域保护执法司法框架协议》,打造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保护体系。

  一手抓养殖,一手稳捕捞。过去一年,枸杞乡深化海上“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两新”工作,打造安全引领船4艘,整治老旧渔船16艘,推进8艘帆张网渔船转围网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海上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枸杞乡累计压减乡镇纳管船舶62艘,清退养殖辅助船35艘,取缔“三无”船舶59艘。

  去年,枸杞岛成功入选“全国最受欢迎网红民宿岛”。随着枸杞岛对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枸杞乡坚持构建以山海奇观3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完善“1+3”旅游驿站功能布局,有效推动民宿产业迭代升级。

  一年间,完成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项目5个,扩中提低民宿7家。累计认定民宿融合示范户11家,民宿人才13名。同时,深入谋划民宿3.0版建设,完成龙泉老鹰窝高端民宿聚落整体规划,推进东昇民宿综合体项目建设。

  大胆创新“贻贝+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去年8月10日,由嵊泗县枸杞乡与一米八海洋科技(舟山)公司首次合作举办的贻贝节,吸引了大量当地的群众和外来的游客。美食、音乐、狂欢,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枸杞乡将“嵊泗枸杞贻贝节”进行了升级,活动除了包含趣味主题酷跑、大锅煮贻贝、沙滩音乐派对等传统活动,又创新融入产业营销理念,带动全县的农副产品推广宣传,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一系列活动,打响“蓝海牧岛·自在枸杞”旅游品牌。

  数据显示,2024年,枸杞岛旅游人数达10.62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49亿元。

  谋共富 优生态 振兴乡村步履坚实

  去年12月,嵊泗原创歌曲《山歌绕着渔歌飞》亮相省村歌大赛,在参赛的16支村歌曲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这首歌以枸杞岛上渔家汉子和山里妹子的共同生活为背景,生动展现了枸杞岛上多民族群众携手共进、同心协力、齐奔共富的美好生活场景。

  共富路上,科学规划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去年,嵊山—枸杞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枸杞5个行政村全面覆盖,完成村庄规划编制。这一规划为全乡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布局优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蓝图,为后续一系列发展举措的落地提供了思路保障。

  拓宽路面、设置景观灯、增加打卡点……从枸杞大王沙滩到“山海奇观”景点,一路走一路皆是风景。去年,枸杞乡投入3800余万元,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批关乎民生与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乡村振兴,发展富民产业是关键。过去一年,枸杞乡坚持“一村一策”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各村资源优势,做好宜居宜游配套文章,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共富工坊成为了推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通过持续发挥全乡6家工坊的带动作用,累计为群众提供岗位230余个,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家门口就业”机会,人均增收超2000元,切实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过去一年,全乡各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775.64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为461.7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6.08%和16.84%。值得一提的是,全乡各村经营性收入首次全部突破50万元。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发展优势。枸杞乡始终将生态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深化“海上环卫”机制,常态化开展“两面一线”保洁工作,确保海洋及沿岸环境整洁。同时,积极推进渔农村污水终端及管网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生态保护举措,环境卫生年度考核在全县名列前茅。去年,枸杞乡成功获评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

  惠民生 强服务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宽敞的教室、全新的课桌、装修一新的图书室……去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嵊山和枸杞两座小岛上的小学生们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迈入东海小学。这所由原先嵊山镇和枸杞乡的小学撤并后成立的全新小学,在加大教学设施改善力度的同时,增配了更加优秀的师资力量。

  东海小学的开办,是嵊泗县进一步优化海岛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嵊泗县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孩子们能够在家门口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们感到无比欣慰。

  除了教育,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也是枸杞群众关注的重点。去年11月底,一艘搭载医疗救护设备的“健康方舟”开上枸杞岛,由10多名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巡回医疗服务队,专程为岛上居民进行免费义诊。“想看的科目都有,B超也能做,不用坐船出岛就能享受到这么全面的服务,真是太好了。”群众纷纷点赞。

  加大力度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去年,枸杞乡推进“助联体”平台向村级延伸,全年共计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项目服务121人次。制定《枸杞乡“大病基金”项目实施办法》等3项惠民政策,共为292名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提供帮扶基金12.5万元。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实现80周岁以上老年人配送餐全覆盖;实现全乡居民用水、菜篮子、瓶装燃气同城同质同价;建成投运客货邮乡级配送中心及村级驿站……件件小事让枸杞岛上群众的生活更美好。

  而让群众们更加暖心的是,群众的需求,政府有回应、落实快。蛇年春节,一些回枸杞过年的年轻人发现,龙泉村通向干斜村的山路新浇了水泥路,路两旁增设了围栏。去年梅雨季,道路周边居住的群众向乡里反映,该道路年久湿滑,两旁杂草丛生。在接到群众的问题反映后,乡里马上联系村里核实,随后启动了改造工程。

  过去一年,枸杞乡共完成污水终端管网改造工程、非机动车充电桩建设工程、龙泉村渔用码头加固修复工程、干斜岗墩及罗家北弄道路改造工程等8个县乡两级民生票决实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新的一年,枸杞乡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深化改革创新,积蓄乡域发展动力,聚力产业攻坚,不断夯实区域发展基础,聚焦打造百姓共富家园,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为嵊泗县走深走实走好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贡献枸杞力量。

  本版图片由嵊泗县枸杞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