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抢抓机遇 接续奋斗 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定海
吴建波 康明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26日 第 08 版 )
从云顶仙乡上俯瞰定海城
中储粮50.4万吨粮食仓储项目建成投用
新启用的舟山小学新校区
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自行车系列赛活动
群众尽享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文化盛宴
东海云廊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康明军
岁月更迭,万象焕新。展开2024年时光卷轴,是定海踏歌而行、步履铿锵的一年。
去年以来,定海有力落实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985”行动,加快推进产业革新“145”计划,聚焦重点全力攻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现代化新定海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奋进路上,定海步履扎实。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定海深化之年。定海将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砥砺奋斗、激情创业,重点实施十大攻坚行动,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定海华彩篇章。
成绩单
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指标排名全省第一。
连续11个季度获得全省投资 “赛马”激励、全省唯一。
推动工业稳增长、扩投资和工贸联动成效明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荣获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称号。
成功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获评全省“工业大市大县挑大梁”多作贡献类典型案例。
五山水利工程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东海云廊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全省十佳水旅融合景点。
云顶仙乡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典型案例。
首次跻身“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第四位。
顺利摘取平安定海“十九连冠”。
入选全省首批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县。
获评全省“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优秀县。
入选全省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建设县名单。
高举经济建设大旗 勇担排头兵新使命
去年10月,首批5000吨玉米通过“江海联运218”轮运至定海老塘山三期码头2号泊位,并作为生产原料送入华康生物项目仓库。不久后,华康生物首条生产线——山梨糖醇生产车间顺利投产试运行。历经两年建设,这个总投资25亿元的市重点项目开始从生产建设阶段向生产运营阶段转变。
汗水浇灌的种子,开出了灿烂的花。坚持“一切围绕经济转”,定海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一组组亮眼的数字折射出这一年的经济成就——
12个省“千项万亿”项目、51个市重点项目、91个政府投资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152%、105%、95%,国能三期等23个项目建设完成,7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有效保障甬舟铁路及高速复线建设,“一隧三桥”全部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23个“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列入省向国家推送名单;
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1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8208万美元,其中制造业外资6526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47.7%;
有效承接国家一揽子经济增量政策及省“8+4”政策,直达惠企资金9.2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负10.4亿元,保障项目用地4600亩。
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以产业革新引领动能转换。一年来,定海完成制造业投资38.2亿元,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深圳港舟山能源基地顺利投产,中储粮粮食仓储等项目基本建成。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连续11个季度获得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在定海南部盘峙岛上,一次“蜕变”悄悄发生。经过收购重组,一度处于停产状态的大神洲船厂再次步入正轨。“如今船厂握有13艘船舶订单,生产任务已经排到了2027年。”谈起如今的生产情况,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大神洲“浴火重生”,充分展示定海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上的力度与速度。去年,定海完成船企技改投资6.4亿元、增长38%,大神洲船厂等4家船企成功重组。
7412智能生产车间,无人叉车穿行于货架和工位之间,将待加工产品零件准确放置到指定位置……在省经信厅公布的2024年度浙江省5G全连接工厂名单上,定海7412工厂名列其中,成为舟山首家入选企业。
坚持提质扩面,创新开放激发新活力。回眸过去一年,定海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创新赋能有力有效。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预计研发费用投入增长15%。高质量办好人才暖心服务“十件实事”,成功入选全省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建设县名单。
开放合作不断深入。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全面建成,光汇油品码头、大洋世家远洋渔业码头等实现口岸开放。定海区船舶海工协会与新加坡海事与离岸能源工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新加坡长白海工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涉企基本服务与特色增值服务融合,新增涉企信用修复等国家级改革试点4项、省级改革试点10项。“暖企”工程、“我为企业发展办一事”扎实推进,累计解决涉企问题1100余个。
深入实施农业“双强”、万亩果园土壤肥力提升行动,新改建高标准农田4617亩、设施蔬菜面积300亩,定海获评全省“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优秀县。“皋泄香柚”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全力激活魅力港城 城市窗口展现新颜
一块红布缓缓拉下,蓝底金字的“定海山”牌匾出现在东城门上,大批市民游客步入定海古城畅游……去年国庆长假第一天,定海古城文房四宝园正式对外开放。改造提升后的东、西大街等15街巷入口全新亮相,奎光阁、文笔峰、钟书楼、砚池迅速成为人气打卡点。自开放以来,各类商家不断入驻,新旧“烟火气”在这里相互交融,民俗巡游、春节灯展等活动热闹喧腾,定海古城重现往日风貌。
过去一年,定海聚焦海上花园城市建设总目标,以“两廊一城”为核心,坚持内外兼修,全力激活魅力港城、和美乡村生态文化底蕴,城市窗口展现出新的形象。
荒郊变“仙境”。定海深入实施百里文廊提升2.0工程,建成43.9公里云顶公路,云顶仙乡、蚂蟥山生态旅游区等精彩亮相,《“东海百里文廊”定海乡村旅游公路》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典型案例。仰天碗、霄彩峰、拱琼台……多个观景点位组成本岛生态绝美风景带,与东海百里文廊低海拔部分互补,形成“立体化”的游览空间。
“新名片”变“金名片”。东海云廊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全省十佳水旅融合景点,五山水利馆、海洋鸟类科普展示馆、文昌阁等相继建成开放。连接山海、通向未来的城市新地标,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去年以来,定海持续完善国土空间布局,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区镇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功获批,乡村规划管理实现全覆盖,“区—镇—村”功能布局进一步明晰;列入全省首批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县,创成一批现代化美丽城镇、未来乡村,顺利举办“和美乡村有你定好”现场会。东岠岛成功创建首批“小岛你好”示范岛。
无商不成市,商圈作为重要的消费载体,是一座城市活力与魅力的“晴雨表”。去年,定海再次举办古城啤酒节,聚焦芙蓉洲路、城东两大商圈,着力打造特色夜间经济消费聚集地,为市民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夜间消费体验,激发城市新活力。
历经近1000个日夜的精心打造,定海湾公园竹山门段今年初对外开放,作为定海湾区滨海带重要节点,公园使竹山门段从“工业岸线”蜕变为“生态岸线”,成为一处新“打卡地”。
回眸过去一年,定海城市功能品质有效提升。葆三公园、蛎浦公园、青云公园等城市公园建成开放;“内循环”工程累计完成城区管网改造98条75.5公里,五山水利工程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经受住台风“康妮”检验,实现“水患”变“水利”;城市有机更新稳步实施,完成老旧小区住宅改造53幢,交付安置小区3个、安置房1569套,提升改造城区道路39条;六大城市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盘活闲置商铺821间9.3万平方米,开放安置小区共享停车位4419个,问题窨井盖、黑脏立面、旅游标牌、违规停车等得到规范整治。
用心用情提升“温度” “民生答卷”写满幸福
深入实施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定海制定出台《南部部分岛屿进城农渔民住房保障实施办法》,积极推进小岛居民的易地搬迁工作,助力搬迁居民实现高品质生活,小盘峙、西蟹峙、刺山、西岠等首批147名偏远海岛群众完成迁居、搬入定海本岛。
一年来,定海以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为抓手,坚持共建共享,集中力量惠民生、优服务,圆满完成55项省市区民生实事项目,民生福祉增添新温度。
扩中提低持续深化,帮助更多群众就业创富。定海创新开展“十路人才”进文廊系列创业活动,吸引并培养优秀人才和团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去年,定海低保、特困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1145元、2007元,就业服务案例获评全国专项大赛二等奖。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8%,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行政村动态清零。定海还完成区中心医院三大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金塘镇中心卫生院改造提升,村卫生室(站)规范化率达到100%。
昌国街道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暨幸福客厅对外开放,设有婴幼儿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区等,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去年,定海投运区级民生服务综合体,区社会福利院、第三福利院改造完成,华康颐养园创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为老助餐服务村社覆盖率在95%以上,建成区级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
去年,舟山小学及定海五中新改扩建工程等投用,建成开放浙东礼学馆、定海运动公园。第五届三毛散文奖评选、状元文化周、定海古城民间民俗大会、“自驾百里文廊 畅游云顶仙乡”等活动相继举行,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自行车系列赛、世界定向赛等赛事活动,带动全域文化旅游蓬勃发展。值得关注的是,《民生小栏目 实战练兵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闻+服务”淬炼媒体惠民先锋》案例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
本版图片由定海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