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洋山镇:答卷提纲挈领 新篇扬帆起航
胡园园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25日 第 03 版 )
本版图片由嵊泗县洋山镇提供
□记者 胡园园
『数说』精彩
加快打造海事服务基地,已注册海事服务企业44家,其中实体运营27家,包含“四上”企业3家。2024年完成产值10亿元以上,税收超2000万,累计集聚企业超过20家。
依托平台推动产业招商,新招引批发业企业30家,全年销售额贡献达10亿元以上。持续推动市场主体双倍增行动,新培育企业15家,入库“四上”企业7家。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长,工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限上批发业销售额达39亿元,同比增长10.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3900万元,同比增长18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7亿元,同比增长133.3%。
打好产业项目提质战,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个,入选省“千项万亿”、市重点项目8个;聚力改革攻坚,稳步推进应消一体化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微改造、精提升”老旧设施点位51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2024年,嵊泗县洋山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高效落实省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市委“985”行动,聚力实施县委“1615”行动,在经济发展增量、民生服务提质、改革创新攻坚等方面马不停蹄,在海岛共富先行中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
坚持放大优势 在兴海兴港中彰显“洋山特色”
2024年,总投资1500万元、总建筑面积2608平方米的海事港航服务企业孵化基地大楼在洋山镇圣大路上拔地而起,预计今年3月中旬全面完工。该项目建成启用后,将不断招引海事服务企业入驻,并充分利用码头、港口、海运人才等资源优势,引入航运、航修、物料配送、海员培训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这是洋山镇加快打造综合性临港产业岛的生动写照。2024年,洋山海事服务基地已纳入全市海事服务产业发展规划,业态由单一的散货运输拓展至集装箱江海直达、燃油加注、物料供应、航修服务等领域。截至目前,已注册海事服务企业44家,其中实体运营27家,包含“四上”企业3家。2024年完成产值10亿元以上,税收超2000万元,累计集聚企业超20家。
“近年来当地在政策扶持方面的力度显著加大。回想起企业初创时期,无论是洋山港航服务方面,还是在办理各类证件的过程中,都得到了积极协助。”嵊泗县洋山新洋码头装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华说道。
洋山镇着力打造项目服务“高地”、招商引资“热土”,将高效优质的“店小二”服务融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把“四下基层”“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等活动作为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解决难题的重要载体,联动市监、税务、发改、财政、资规等部门,打出“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品牌,常态化地为企业开展企业登记、项目建设、政策兑现等方面的代办服务,从“等着企业要服务”到“主动上门送服务”。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服务企业400余家,解决企业难题10余个。
同时,洋山镇持续放大临港优势,统筹推进“链式招商”,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洋山江海直达总部基地开工建设,大洋山海工基地建成投产,全年出运预制件26个,实现产值2亿元。依托平台推动产业招商,新招引批发业企业30家,全年销售额贡献超10亿元。持续推动市场主体双倍增行动,新培育企业15家,入库“四上”企业7家。
2024年,洋山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长,工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限上批发业销售额达39亿元,同比增长10.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3900万元,同比增长18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7亿元,同比增长133.3%。这些数据背后,是洋山镇在经济建设上迈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坚定步伐。
坚持精细规划 在优化布局中提升“洋山风貌”
初春的滨海湿地,万物复苏。远处,苍鹭翩翩起舞,春节的氛围布置也让这片土地更显喜庆祥和。自大洋滨海湿地修复工程完工后,这片湿地一改往日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泛滥、水体污染严重、蚊虫肆虐的局面,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显著提升了洋山镇生态环境质量,成为了群众、游客休憩打卡的好去处。
洋山镇滨海湿地修复工程共修复海岸线总长1.26公里,新建亲水平台、栈道、廊桥,并改造了排水口,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2024年,洋山镇完成了新一轮洋山国土空间规划和西部地块控规方案编制,大幅提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大力开展镇主要干道“花海彩林”建设,在重要路段种植樟树100株、布置花卉小景观10余处;常态化开展主次街道、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作,处置各类违规现象9864件;依托“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升改造渔圣线环岛公路8.5公里……这些举措都让这座小岛风貌逐渐向好。
目前,社区文体广场、篮球场、亲水平台等老旧设施点位完成改造提升,洋山镇渔业后勤保障基地、集中驻车点位充电设施建设工程等建设完工,大岙浮码头新建工程、小洋西岙渔港改造工程、污水零直排二期工程正在全速推进……
新的一年,洋山镇将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积极打造和美庭院,因地制宜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提升改造口袋公园,打造水肥一体化精致农业项目;开展海蜇加工臭气臭水专项治理,新增生物过滤设施,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新建建筑垃圾堆放点,健全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机制;新建生产用房,合理规划低小散企业集中用地布局,引导用户集中生产,全方位加快补齐短板,提升内涵品质,建设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宜居洋山。
坚持民生为本 在共建共享中提升“洋山温度”
“应急班车的开通,解决了我们在面对恶劣天气下无法出行的困难,这是政府为我们办的一件实事、好事。”去年8月,洋山至舟山新城的应急班车正式投入运行,主要从沈家湾陆上站场出发,开往新城客运站,覆盖了舟山本岛的主要区域和重要交通节点,为海岛居民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出行需求增添了一份坚实的保障,得到了洋山镇居民的一致好评和点赞。
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去年7月,洋山镇民生服务综合体正式开放。总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两层高的崭新建筑,集儿童游乐、学生托管、幸福食堂、健康监测等服务于一体,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婴幼儿、青少年,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洋山镇还打破原有服务设施零散分布旧格局,统合下辖社区、共建单位、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各方力量,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全方位提供助餐、教培、健康、娱乐等便民服务,全力打造共享、共建、共治的“民生综合体”。自民生服务综合体建成以来,共开展各类惠民活动100余场次。
同样,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也作为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洋山镇试点展开。去年7月,洋山镇综合运输服务中心正式投用,集结邮政、顺丰、韵达、中通等10余家快递(物流)企业,盘活土地、运输、物流等资源,实现货邮共配、运力共享,打通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将便民利民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除此之外,洋山镇聚焦产业联动,以资源优势塑造共富动能。着眼周边海上风电产业资源和运维需求,针对海上风电运维服务,打造“海上风电”共富工坊,招引洋山籍船员40人,人均年收入8万元,有效拓宽减船转产渔民就业渠道;新建海岛特色零工驿站1个,提供“家门口”一站式就业服务,累计推送就业岗位43个。
洋山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推动公共服务提能升级。落实做好基本必需品稳价保供,实现菜篮子、燃气、供水同城同价,在全县率先推行32种特价菜与市商贸公司同价;深入实施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完成滩浒岛首批19名常住人员迁居工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作,探索“文化+”新模式,开展各类文体活动300场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县医共体洋山分院分别与舟山口腔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建立定点帮扶协作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有限的财力最大程度用在为民谋利上,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5年,洋山镇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发经济活力,增进民生福祉,以实干之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洋山新篇章,为嵊泗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贡献洋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