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岛乡创客、柴山艺术岛发起人赵利军:
与小岛“潮汐同畅,朝夕共生”
刘一乐 郭光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8日 第 03 版 )
扫一扫看视频
□记者 刘一乐/文
通讯员 郭光波/摄
民居错落有致,民宿傍海而生,早春阳光照耀下的普陀白沙岛静谧而浪漫。在这里,游客可享受海钓乐趣,也可随老渔民出海捕鱼,沉浸体验渔家生活。
近年来,白沙岛依托国家级生态乡、国家级海钓培训基地、省级旅游特色村等特色品牌建设,不断改善海岛旅游基础设施。凭借丰富的岛礁、鱼类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白沙的游客量逐年递增,也吸引了一批批“创客”慕名而来,踏上小岛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
“白天,漫步于南北游径,领略海岛风情;夜间,在暮色中围炉煮茶,静享岁月静好。待在白沙的感觉太好了!”白沙岛乡创客、柴山艺术岛发起人赵利军对白沙的赞美滔滔不绝。2018年,他召集一群设计师朋友,在白沙岛一口气租下65户绵延成片的旧民居,打造“陌邻佑舍众创小镇宿群”,形成了岛上的热门打卡地。
2022年,我市启动“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白沙岛正是首批12个海岛共富行动岛之一;2023年,我市启动第二批“小岛你好”示范岛建设,其中,与白沙岛一水之隔的柴山岛被定位为艺术度假岛。目前,白沙吸引了许多创业者到此大展身手,集聚各类业态近20家。
一系列新兴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白沙岛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柴山岛吹来了艺术的东风。“如果说,蓝海留我于白沙,那么,是艺术引我至柴山。”赵利军说。
赵利军认为,以单一的民宿模式开发小岛太单薄,必须以文化特质带动形成生态化产业链。2023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与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节目合作,为柴山岛的老人改造托老所。“我们来小岛创业决不是‘闯入者’‘逐利者’,而是要成为‘陪伴者’‘传承者’。”他说,小岛开发、发展的红利必须让小岛百姓共享,这样才能让小岛生生不息。
赵利军的创新开拓,引来了上百位国内外知名设计师、艺术家加入“艺术兴岛”行列,他们纷纷将自己的工作室和会客厅搬到岛上。这不仅激活了小岛,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内核支撑。未来,柴山岛将通过艺术家、企业、政府等多方参与“共建”、保持海岛自然和原有建筑形态“共生”、打造文化艺术高地“共享”、吸引人才返乡,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共富”等措施,打造成一座拥有艺术、设计、时尚、社交等多重属性的精美度假岛。
“潮汐同畅,朝夕共生”的美好愿景,随着普陀区柴山陆岛交通码头配套道路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正在逐渐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