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对孤独症人士加强全程关爱服务

包含早筛诊断、就业服务、托养照护等多个方面

何菁 尚美华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5日 第 01 版 )

  □记者 何菁 通讯员 尚美华

  本报讯  记者昨从市残联获悉,根据全省加强孤独症人士全程关爱服务的相关实施意见,我市将从孤独症人士早筛诊断、早期康复、融合教育、就业服务、托养照护、社会融合等方面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孤独症人士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规范筛查诊断,是加强孤独症人士全程关爱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市将完善儿童孤独症初筛、复筛、诊断流程,做到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全覆盖,发布并及时更新本市具备儿童孤独症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名录。我市将完善孤独症儿童信息报告制度,在抓好隐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与教育、民政、医保、残联等部门的信息共享。

  在提升康复方面,我市将鼓励妇幼保健机构和县(区)综合医院开展儿童孤独症康复服务,支持以公办民营、民办等方式建设孤独症康复机构,鼓励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承接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服务。同时,将建立孤独症儿童康复指导专家库,落实舟山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工作细则,逐步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儿童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在推进融合教育方面,我市将积极开展孤独症学前融合教育服务,鼓励幼儿园接收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完善孤独症儿童入学评估机制,确保本市户籍孤独症儿童以各种形式100%接受义务教育。我市还将发展高中阶段孤独症特殊教育,鼓励普通高中接收孤独症学生随班就读。此外,我市还将加强普通学校教师特殊教育培训,推进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部。

  “我们鼓励孤独症人士参与就业,希望通过针对性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适岗能力。”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积极开发支持性就业岗位,探索孤独症人士与家长同步就业的“双就业”项目,加大公共服务类岗位和辅助性就业供给。

  此外,我市将完善居家安养、乡镇(街道)机构日间照料、市县(区)寄宿制集中托养的三位一体托养服务体系。各地可根据实际及评估情况,接纳符合条件的孤独症人士进入残疾人之家进行日间照料。充分发挥残疾人托养机构作用,接纳无自理能力的重症孤独症人士集中托养。   

  据了解,去年“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被纳入到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助残项目。去年,全市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10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