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国际水产城

做强现代渔业“一条鱼” 书写产业发展新路径

王倩倩 钟梦诗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4日 第 20 版 )

  □记者 王倩倩 通讯员 钟梦诗

  “数说”精彩

  全年码头投售船只1.15万艘次,出场车辆23.6万车次;完成水产品交易量105.1万吨、交易额20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2.47%;完成水产品线上交易额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去年,舟山国际水产城持续推进“普渔乐”渔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平台已实现普陀籍渔船注册全覆盖,招引大型合作供应商27家,建联73家,上线商品3570余款,基本覆盖渔民所需生产生活物资。去年以来,渔获批发模块完成413笔交易订单,订单金额1.23亿余元,聚合支付系统平台共入驻市场各类商户255户,收款金额3564万元,金融平台累计放贷66笔,信用放贷金额2002.3万元。

  去年以来,已完成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引1个;贸易企业招引注册3家,其中2家实现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招引2家。

  回望2024年,舟山国际水产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水产品资源要素集聚中心”为目标,强化产业支撑、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动能,用实际行动诠释“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风雨兼程,硕果累累。过去一年,舟山国际水产城获评“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贯标试点单位”“浙江省省级示范零工市场”“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等光荣称号。

  新的一年,舟山国际水产城将继续发扬“马上就干、真抓实干”的作风,进一步发挥党委班子带头作用,做到“项目攻坚,实干争先”,争取在现代化新普陀建设的进程中找准水产城赛道,闯出水产城新路!

  精心管理 行业龙头地位稳步夯实

  近年来,在共同富裕战略引领下,舟山国际水产城全力写好“一条鱼”全产业链文章,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市场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创新改革经营理念和经营思路,强化水产品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多领域多层次推进水产品供应链体系创新和应用,增强新发展下市场竞争优势。

  去年,舟山国际水产城从优化市场布局、强化营商环境、简化服务流程入手,全面提升市场服务管理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深度整合国资闲置交易场地与码头资源,积极推广新型节能车辆,进一步优化水产城交易功能布局,完善市场管理运行机制,引入帝王蟹、远洋鱿鱼等高营养价值水产品,以实现市场投售船源、货源和人源的最大化集聚,凸显水产市场的行业竞争优势。

  在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和海洋气候恶劣等多种影响下,舟山国际水产城的水产品交易仍实现稳中有升。去年数据显示,全年码头投售船只1.15万艘次,出场车辆23.6万车次;完成水产品交易量105.1万吨、交易额20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2.47%;完成水产品线上交易额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项目为王 构建现代化水产品资源要素集聚中心

  年味尚未完全消散,位于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墩头区块的舟山国际水产城冷链物流园区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火热图景,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开足马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去年7月,总投资高达15亿元的舟山国际水产城冷链物流园区项目正式拉开建设帷幕。计划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水产品资源要素集聚中心,形成“舟山—全国”水产航母、数字化交易转型示范、一站式供应链示范、区域新消费提升示范四大定位,助力舟山国际水产城打响“第一鱼市”名片。

  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3至4年,分两期推进。其中,一期工程将建设2个冷链中央仓、1个冷链服务中心、制供冰及地下停车场等设施,总占地约3.6万平方米,总建筑约9.9万平方米,预算总投资约8.8亿元,目前正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二期工程则计划在2026年开工,将着重打造水产品综合交易中心、海鲜新零售中心、数字化码头、渔业服务中心、电商产业中心及停车位等设施,总占地约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预算总投资约6.2亿元。

  作为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舟山国际水产城冷链物流园区项目符合国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浙江省以及舟山市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思路和全球最先进的水产品供应链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补齐和解决当前水产城面临的冷链物流及仓储设施缺乏,发展空间、岸线码头和作业场地不足,交通组织不畅等发展短板问题,促进‘一条鱼’全产业链发展,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水产城转型升级。”舟山国际水产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品牌制胜 持续推进“普渔乐”渔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出海前在平台下单了网具、渔具,不用专门跑渔具店,不仅价格实惠,质量有保障,而且配送服务也非常便捷。”近日,浙普渔34197船船老大陈春光竖起大拇指夸赞道。陈春光口中的平台,正是由舟山国际水产城自主研发打造的“普渔乐”渔业综合服务平台。

  自2022年8月上线以来,“普渔乐”渔业综合服务平台围绕渔业产业发展中的“生产+生活+金融”三大数字场景,在物资采购成本缩减、融资成本降低、融资效率提升以及渔获销售增值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推动渔业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去年,舟山国际水产城持续推进“普渔乐”渔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扩大业务场景和服务对象,截至目前,平台已实现普陀籍渔船注册全覆盖,招引大型合作供应商27家,建联73家,上线商品3570余款,基本覆盖渔民所需生产生活物资。去年以来,渔获批发模块完成413笔交易订单,订单金额1.23亿余元,聚合支付系统平台共入驻市场各类商户255户,收款金额3564万元,金融平台累计放贷66笔,信用放贷金额2002.3万元。

  不仅如此,我市还成功打破了国内初级水产品尚无标准化的行业壁垒,以“舟山国际水产城”和“普渔乐”的品牌应用和输出为落脚点,加快具有“普渔乐”品牌辨识度的自营水产制品、水产能量棒、伴手礼、预制菜等产品研发和销售,试行水产品自营贸易,建设集产品展示、批发零售、商务洽谈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渔业品牌体验中心——“普渔乐”品牌旗舰店。建立舟山国际水产城初级水产品ISO9001认证体系,实现“一物一码”的水产品溯源跟踪,为品牌矩阵下的商家、产品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完成从码头至餐桌的流通轨迹全程监管。

  去年,舟山国际水产城出资成立了浙江普渔乐科技有限公司,占股70%,进一步推进了“普渔乐”渔业综合服务平台全面运营落地。目前,水产品贸易方面已完成第一笔真实贸易订单1500斤供应杭州一上市公司。

  今年,舟山国际水产城将在自营贸易业务、渔业综合服务、品牌矩阵打造等方面发力,助推舟山鱼获品牌效应不断放大。

  转型升级 舟山海鲜通过直播走进千家万户

  “正宗舟山带鱼,大家放心买、放心购。”“咱家老客户在不在?来一波真实的公平反馈。”“请各位老铁关注点击直播间左上角小黄星。”……走进舟山国际水产城的“一条鱼”直播共富工坊,各家店铺的工作人员正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向网友展示刚从码头拿来的新鲜渔获。如今,舟山海鲜正借助数字化改革的东风,通过直播和网购走向千家万户。

  作为我市省级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舟山国际水产城“一条鱼”直播共富工坊通过搭建“电商+企业+渔船”的党建联建平台,成功带动了水产电商与捕捞渔民、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有效解决了水产流通中面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发货延误以及产销联动不足等问题。目前,舟山国际水产城“一条鱼”直播共富工坊已吸引27家舟山水产电商企业入驻,这些企业与100余艘渔船紧密联动,培育出阿宋、闹妈等本土直播红人,去年直播次数超9000场,年交易额高达1.5亿元,为2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去年,舟山国际水产城坚持以效果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明确水产城商旅产业定位,深度挖掘市场多功能性潜力,优化商旅功能业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活力,努力实现产业、景区、文化的共融发展。积极培育新型的会展贸易产业,持续推进“一条鱼”直播共富工坊、“渔都直播间”“东海渔嫂直播间”等“共富样板”建设,增设“网红打卡点”“渔港风情留影点”等特色项目,打造富有海洋特色、渔港风情的旅游胜地。去年以来,已完成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引1个;贸易企业招引注册3家(其中2家实现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招引2家。

  本版图片由舟山国际水产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