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东港街道

新质引领千帆竞 实干铺就万象新

翁青青 沈碧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4日 第 18 版 )

  □记者 翁青青 通讯员 沈碧红

  “数说”精彩

  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47.8亿元,同比增长7.86%;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16.9亿元,同比增长24.62%。

  去年全市最大规模新能源汽车集合店在东港开业,全年东港限上汽车企业销售产值12.2亿元。

  2024年,东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77亿元,同比增长17.05%;地方税收收入8.58亿元,同比增长14.58%;22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24.84%。

  2024年,东港街道招引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个,招引限上贸易企业6家。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

  产业“新”潮涌动,城乡品质跃升。盘点2024年,东港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以“担当作为奋战年”为抓手,攻坚克难、改革破题、争先引领,坚持不懈建项目、育产业、惠民生、保稳定,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件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更清晰可见,民生福祉的发展成果更暖人心,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升温”。

  目之所及,一幅幅生动隽永的实践图景,勾勒出宜业宜居的魅力东港,如今这里处处彰显着无限活力、释放着巨大魅力、涌动着澎湃动力。

  向“新”提“质” 激活产业发展引擎

  放眼东港城区,一座座高品质楼宇拔地而起,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产业布局,为企业入驻提供了更多更优的选择。目前,东港辖区共有大型广场、大厦25个,辖区内总入驻企业6100余家。

  楼宇经济是助力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作为普陀楼宇经济体量最大的辖区,东港街道重点培育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做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这一载体,不断丰厚楼宇“家底”,往更高阶迈进。近年来,东港街道立足大宗商品、金融保险、航运、低空经济和应急产业等新兴产业,通过打造高质量的楼宇经济集聚平台,吸引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入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去年以来,东港街道以大宗商品枢纽为牵引,依托深水良港与自贸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全力构建“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生态圈”,聚焦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贸易,加速引进贸易链龙头企业,形成千亿级大宗商品贸易矩阵,2024年限上批发销售额突破1100亿元,为普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加快形成了新质生产力。在东港街道,“新质生产力”不再是一个概念,正展示出对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去年,全市最大规模新能源汽车集合店在东港开业。近年来,东港街道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视作“培育新质生产力”棋盘中的重要落子和消费领域新的增长点。2024年,东港规上汽车企业销售产值12.2亿元。

  作为普陀主城区,东港街道还挑起服务业发展“主阵地”的担当使命。去年,东港街道招引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个,招引限上贸易企业6家。此外,东港街道推进莲洋大观盘活提升,助推住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入选省工会创新案例。高歌猛进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东港街道极具辨识度的金名片。截至目前,东港街道注册服务业企业共5100家。

  实干争先,项目为王。2024年,东港统筹推进省委三个“一号工程”、省政府“十项重大工程”和市委“985”行动,重点发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去年以来,东港街道成立了塘头区块政策处理专班,扎实推进“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市民康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回首一年,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2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约25.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24.84%。

  民生为上 绘就群众幸福生活

  在普陀区东港街道中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一边是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参加社区活动,一边是孩子们在儿童观察团活动室观影。一老一小两个社区活动场所互相融合、陪伴,正是东港街道打造地域特色未来社区的缩影。

  去年以来,东港街道不断聚焦“一老一小”,多维度精心打造服务阵地,不断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

  回首一年,东港街道贯彻落实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目标任务,不断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打造全市首批民生服务综合体,服务覆盖2200余人次;改造升级街道级幸福食堂,新建新北、和津、兴普3个社区妇女儿童驿站;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抓实抓细困难人群走访帮扶救助,全年发放保障金630万余元;扎实推进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管理服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工作,全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51万元。

  此外,东港街道还海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成舵岙卫生室、中昌灵秀、安康莲安、兴普卫生服务站提升改造,新建运营莲洋文康卫生服务站。完成直肠癌筛查4666人、“舟惠保”参保41126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免费接种7656人。

  去年,东港街道加强民生基础建设,全面优化路网、管网等城市“经脉”,实施普陀区芦花河(沙田岙水库—芦花村)整治工程和塘头、芦花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东港一期50个小区雨污水管网排查清淤、新晨路延伸段路面改造及新蕙路路面修复工程、渔农村公交车站牌提升改造等,助推灵秀隧道顺利通车,成功承办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现场会。

  共富共美 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在葫芦岛,一处艾草田畔,一批刚引进的海艾正处于规模化种植阶段。这批艾草种植规模约为1.2万平方米,预计今年端午节前就能收获,产量在5000公斤左右,届时将由第三方企业收购。

  在东港城区,宽敞明亮的会议室、温馨简约的读书吧……创业者们在位于普陀区东港街道兴普社区的普陀湾众创码头,找到了理想中的“创业之地”。兴普社区作为全市推进建设的20个未来社区之一,如今已实现了未来社区“一统三化九场景”中的“创业场景”成功落地。

  去年以来,东港街道不断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不断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扎实推进兴普、安康未来社区建设,完成“永兴嘉苑”安置房分配、东港民生服务综合体和老小区电梯加装,提升群众居住体验。

  除此之外,这一年东港街道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全力打造多元共富新地标——“山海普汇”共富工坊东港商圈直营店,实行直营店与直播电商、共富市集、广场商圈等协同引流模式,一站式提供商圈代办、政务服务、零工市场等服务,定期开展创业创新沙龙、共富人才培训等活动,为强村富民注入新动力。东港街道全域打造和美乡村,稳步推进南岙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塘头村省级未来乡村建设,顺利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持续推进渔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健全环境卫生常态长效管理机制,累计流转土地66.7万平方米、整治抛荒地24.7万平方米。

  同时,东港街道扛起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助推“农渔文体旅”深度融合。实施“百里海乡画廊”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100万余元;纵深推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葫芦岛完成首批创建示范岛验收,成功承办全市小岛党员“三回三强”行动现场推进会。聚力打造特色共富品牌,冠素堂获评全市精品示范“共富工坊”。

  多元共治 基层治理更有韧性

  快递投递箱整齐排列,崭新的电梯井然有序地运行。这边,几家海鲜排档正在装修;那边,新入驻的酒店围起了围挡;新的住客拖着行李走进楼道……自莲洋广场业委会成立以来,广场面貌日新月异。秩序好了,设施完善了,游客多了,业主们住得更安心了,经营户的钱袋子更鼓了。

  东港莲洋广场,这座昔日的“烂尾楼”,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莲洋广场的变化,正是东港街道探索小区融治理模式的缩影。去年以来,东港街道聚焦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共治,探索小区融治理模式,实施平台融创、队伍融聚、多元融治、民心融通“四融治理”,合力破解城市社区物业管理不易、自治程度不高、组织协同不足等问题,推动小区治理向规范化、体系化、现代化跃升。

  此外,东港街道扎实推进“平安东港”建设,深化落实“网格夜访”“逢一进格”“非警务分流”等行动,规范12345热线分流工单闭环处置流程,推广应用业主代表会议制度至25个小区,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十五五”规划的布局之年。东港街道将在高水平党的建设上走在前、作示范;在高质量经济发展上挑大梁、作贡献;在高品质城乡融合上施实策、出实绩;在高效能社会治理上勇创新、敢担当……勇立潮头再出发,东港街道正阔步走进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

  本版图片由普陀区东港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