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蓝海扬帆风正劲 真抓实干开新局

陈逸麟 张炜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4日 第 15 版 )

  □记者 陈逸麟 通讯员 张炜昊

  “数说”精彩

  去年全年,全市34个海洋强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8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2.7%,世倍尔光刻胶、北方特气等18个10亿元以上海洋产业重大项目落地,石化与新材料、绿色新能源等尖等端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市海洋经济发展局自主提供海岛零碳现代农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线索6条,自主招引恒天水产加工和山人(浙江)金枪鱼生物科技等亿元以上项目2个,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2024年,我市完成基里巴斯项目首批4艘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建造,预计可每年增加紧缺优质金枪鱼资源3万吨。同时新建12艘万吨级自有冷链运输船,新增运力30万吨/年,彻底解决远洋渔获运输依赖他国“卡脖子”问题。

  去年,我市完成深远海养殖布局规划前期调查,已落地深远海养殖项目7个,总投资约9.6亿元,其中游弋式通海型养殖工船项目计划建造4艘大型工船,首艘8万吨级工船已启动改建,传统养殖业进军深蓝。建成大洋世家金枪鱼罐头自动灌装生产线等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提升示范项目3个,关键装备示范项目6个;落地丰宇海洋藻类生物肽提炼等海洋生物类项目2个,全面加快推进传统低值海洋生物制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瑞雪无声,记录辉煌过往,春分和煦,催人实干奋进。

  2024年2月19日上午,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正式挂牌成立,拉开了舟山逐梦深蓝,经略海洋的全新篇章。

  近一年来,市海洋经济发展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真抓实干奋进在“985”行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等全市中心工作一线,全市去年全年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超1600亿元,取得高于GDP增速3个百分点的佳绩。

  2025,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全体干部职工正勠力同心,全力拼搏新春“开门红”,努力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贡献更大力量。

  项目为王 夯实海洋经济“四梁八柱”

  近日,一辆可载重30吨的油罐车缓缓驶入位于岱山的浙江世倍尔新材料有限公司,加注异辛酸后,启程开往浙石化。从去年11月1日起,世倍尔每天都有一趟这样的油罐车开往浙石化,迄今已为其输送了近1000吨异辛酸。

  去年8月,世倍尔实现2.5万吨/年异辛酸装置试投产以来,目前已实现日产异辛酸超60吨,产能还在逐渐提速释放,预计年产值可达8亿元,为我市海洋经济高端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是一年来,我市“985”行动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去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谋划九大产业链、八大高能级发展平台、五大提升行动,共同擘画了舟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蓝图。如何一步步将蓝图化为现实,是全市上下面临的首要任务。

  刚刚成立的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统筹部署等职能,组织召开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大会,并制定印发2024年舟山市推进海洋经济建设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和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牵头抓总推进各项建设任务,一步步夯实海洋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去年全年,全市34个海洋强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8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2.7%,世倍尔光刻胶、北方特气等18个10亿元以上海洋产业重大项目落地,石化与新材料、绿色新能源等尖等端领域不断实现突破。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自主提供海岛零碳现代农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线索6条,自主招引恒天水产加工和山人(浙江)金枪鱼生物科技等亿元以上项目2个,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项目落地,更重在推进。去年,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向上申请年度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资金7.02亿元,统筹分配至浙石化高端新材料项目、岱山县海塘安澜工程等10个现代海洋产业、涉海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高质量推项目建设。

  我市还成功创建岱山、六横、定海远洋渔业基地等首批省级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倍增平台3个,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高能级载体。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远洋渔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常态化运行,并全力争取到全国首个外籍远洋渔业船员出入境城市试点。

  “坚持项目为王,始终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当前,海洋经济发展四梁八柱已基本建成,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市海洋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向新向绿 培育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

  去年12月18日,10500载重吨冷藏运输船“东方101”在岱山顺利下水。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生产,为我市远洋捕捞船队提供渔获运回、物资补给配送、船员更替等配套服务。

  “这艘船搭载先进冷藏技术和船舶动力系统,采用最新节能技术,投运后,将打通连接北太、东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等海域,开辟高质量海上冷链运输通道。”市远洋渔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拥有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是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2024年,我市完成基里巴斯项目首批4艘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建造,预计可每年增加紧缺优质金枪鱼资源3万吨。同时新建12艘万吨级自有冷链运输船,新增运力30万吨/年,彻底解决远洋渔获运输依赖他国“卡脖子”问题。

  向新而行,跨越发展,培育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舟山持续加力。

  去年,我市完成深远海养殖布局规划前期调查,已落地深远海养殖项目7个,总投资约9.6亿元,其中游弋式通海型养殖工船项目计划建造4艘大型工船,首艘8万吨级工船已启动改建,传统养殖业进军深蓝。

  去年,我市建成大洋世家金枪鱼罐头自动灌装生产线等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提升示范项目3个,关键装备示范项目6个;落地丰宇海洋藻类生物肽提炼等海洋生物类项目2个,全面加快推进传统低值海洋生物制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我市做大做强育种育苗科创中心,开展各类地区特色优质品种亲本培育、子代繁育和后备亲本收集筛选,共繁育各类苗种2500万单位以上。全市建立大黄鱼养殖示范基地12家,省级水产良种场4个,厚壳贻贝种质资源场二期投入试运营。舟山“海水鱼虾工厂化循环水”项目荣获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丰收奖一等奖,大批渔业苗种用上了“舟山芯”。

  科技助力,数智赋能,筑牢海上安全长城,舟山耕耘不辍。

  依托科技手段,我市持续开展海上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查处涉海涉渔违法违规案例1070 起,清退、整治各类隐患船舶814艘,推动全市形成长效机制39项,有效封堵海上安全隐患漏洞,形成强大执法震慑。

  “海上千万工程”推进也有声有色,一项项“黑科技”上船入海。去年全年,全市减船157艘,功率3.85万千瓦,淘汰整治“病老危”渔船350艘。与此同时,岱山1382艘渔船列装最新北斗三代终端,全市全部352艘帆张网渔船实现AI监管。

  实干奋进 谱写海洋经济“开门红”高分答卷

  过往辉煌,皆为序章,新春伊始,更当实干奋进。眼下,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全体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奋力夺取2025“开门红”。

  2月5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全市“新春第一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深化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新要求。次日,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即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贯彻落实部署具体工作。

  “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大力弘扬优良作风,为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发展,促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保障海上生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持,并更好地服务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会上,市海洋经济发展局主要负责人如是宣告。

  振奋精神,只争朝夕。奋战2025“开门红”,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将牢牢把握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对目前已经梳理出的63个拟申报项目,加紧申报2025年海洋强省建设重大项目。

  一线干部将发扬“保姆式”服务、“全要素”保障的优良作风,主动靠上,问需于企,显著降低企业行政负担,全力保障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在2025年继续保持海洋生产总值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增速高于GDP1个百分点以上,持续夯实海洋经济“四梁八柱”。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将进一步推动“一条鱼”全产业链提能增效,抢抓深远海养殖这个传统渔业弯道超车的良好契机。同时还将继续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提升,今年计划再建设全流程生产线3条,引进首套关键智能装备5台。

  远洋渔业方面,我市在4艘新建金枪鱼围网渔船今年投入生产的同时,预计将再新建2艘,大大提升金枪鱼原料保障能力;预计全年将引进外籍船员1000人以上,培训船员2500人以上,保障远洋渔业企业用工需求;我市还将在远洋渔业保障体系、增值化服务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到年底,全市远洋渔业总产出达到600亿元,打造以高质量发展为显著特征的“中国远洋渔业第一市”。

  今年,舟山还将继续提升水产种苗这把“金钥匙”的“含金量”。全年培育储备耐低温品系、黄金品系、野生子代等大黄鱼亲本2000尾以上,繁育苗种1000万尾以上,储备紫海胆优良亲本500只,全力突破紫海胆规模化人工繁育,繁育苗种40万粒;培育厚壳贻贝优良亲本2000只,优质苗种5亿粒。

  海上安全防线更加坚实。今年,我市将以减船为核心任务,严打违法,震慑非法,形成强大声势、氛围。同时启动新一轮海上“千万工程”和渔船“两新”行动,计划建设示范引领船44艘,安全引领船219艘,拆解制造老旧渔船76艘;在去年岱山县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广渔船北斗三代终端换新,全年换新渔船终端3000余艘。

  任重道远,事在人为,市海洋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坚决扛起“一岗双责”,擦亮用好“航行的支部”“蓝海先锋”“蓝海卫士”等自有党建品牌,持续打造一支活跃在渔区内外,海上一线的执法铁军,助力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取得实效,谱写2025海洋经济“开门红”的高分答卷。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