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舟山市应急管理局
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颜榕 李佳彦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4日 第 11 版 )
□记者 颜榕 通讯员 李佳彦
“数说”精彩
全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开展行政检查1920次,实施行政处罚641次,行政处罚达722.72万元,办理精准执法案件225个,“一案双罚”案件106组,累计发现重大隐患636项,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全年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累计启动联合值班16天、下发工作提示单36份、工作告知函25份,排查整改问题隐患453项。
全年共执行救援行动21起,参与空地演练7次,扑灭森林火灾2起,完成海上(海岛)救援19起,成功救助遇险船员和伤病员12人。
激发协同合作的内在动力,联合各级各部门保障全市全年安全生产;坚持闻“汛”而动、科学部署、提级管控,以高效的联合指挥体系成功应对多轮台风天气;搭建智慧应急体系,实现精准预警、快速响应、及时处置……
2024年,市应急管理局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驰而不息健全安全生产、防汛防台、应急救援三大体系,久久为功推进数字化改革、行政执法、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
织牢织密责任体系 稳固安全生产防线
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2024年,市应急管理局秉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标本兼治破解难题的工作思路,坚决守牢全市安全生产基本盘。
上下同欲者胜。为充分发挥市安委办统筹监管职能,市应急管理局不断健全完善安委会“1+10”、防减救灾委“1+6”组织架构,高效运行“4353”工作范式,同向发力、齐抓共管,落实落细“四方责任”。
2024年,市应急管理局协同相关部门聚焦甬舟高速复线等重大项目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检查,全年累计发现并整改重大工程项目问题隐患70余项。联合市市场监管局针对起重吊装作业开展专项整治抽查检查,出台“十必须”“十不准”事故防范措施,专项整治开展以来起重吊装类事故得到有效控制。针对远洋渔船动火修理作业风险较高问题,在全市渔船修理较多的码头、岙口等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开展视频巡查,累计排查整改航修船只344艘,自2023年5月措施出台后未发生亡人事故。以市安委办名义提示各县(区)和海洋渔业部门加强对船舱有限空间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工作,自2022年8月以来实现零事故。
依托协同合作的力量,工矿、危化品及船舶修造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稳步推进“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进电气焊“加芯赋码”工作,工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大幅下降。借助去年年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契机,市应急管理局针对岁末年初工矿领域不同行业风险点开展了针对性工作部署,市县两级联合部门、镇街共派出30余个检查组,对涉氨制冷、粉尘涉爆、船舶修造等企业实施检查205家次,共计查找并消除隐患608条。
持续推进化工园区管理整治提升,石化基地特殊作业违章率控制在7%年控目标以内,居国内领先水平,危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去年,市应急管理局服务指导中化应急完善优化培训空间建设运营,成功入选2024年应急部“十佳”培训空间,并在全国首推对省外地市级安全考核合格证认可,被列入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2024年制度创新成果。
打好“技防+人防+管理防”组合拳,提升全市船舶修造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去年,市应急管理局制定出台《高空作业车维护保养基本规范》(试行)等一系列长效管控措施,大力推动船企更新安全设备、迭代升级视频辅助执法工作制度、持续加密执法检查频次,2024年船舶修造领域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人。
发展是安全的支撑,安全是发展的保障。为夯实安全根基,市应急管理局不断强化行政执法,成立由局班子领导带队、执法骨干参与的下沉执法组,分区域包片持续开展每周下沉执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春节期间,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抽调执法骨干对烟花爆竹批发仓库开展了双随机执法检查,及时发现了个别商户销售“假大空”等不符合规定的烟花爆竹产品,并及时督促落实整改。2024年,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实施行政处罚641次,非事故罚款722.72万元,同比增长6.8%,办理精准执法案件225个,“一案双罚”案件106组。
1月23日上午,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将一面“依法高效办事 热心为企解忧”的锦旗送到市应急管理局。去年,市应急管理局完成了浙石化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3件、安全设施设计审查6件,并持续做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审查和日常安全检查工作,为该公司全年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近年来,在规范行政执法的同时,市应急管理局主动作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除了出台诸如《舟山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保障,按照“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工作机制,采取“容缺受理”“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常事快办”的方式,不断推动企业新、改、扩建项目合规。同时,强化行政许可复核,确保审批许可监管准确度。
打好防台防灾主动仗 提升救援整体能级
只有把工作做在前头,才能把危险甩在后头。每年夏秋季节,随着热带气旋的活跃,台风便接踵而至,市应急管理局早早便开启了防汛防台工作。
去年,“格美”“贝碧嘉”“普拉桑”“康妮”等多个台风影响我市,市、县两级防指办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针对每个台风特点,细化制订下发“1+9”防御工作方案,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按照排查“零盲区”、隐患“零死角”、风险“零容忍”的要求,针对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点位、山塘水库等重点难点,在全市范围内连续组织3轮防汛防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累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453项,有力提升全域自然灾害防范能力。
特别是在海上风险管控方面,提前组织海洋经济、海事等部门研究船舶避风方案,“因船施策”从源头上落实管控措施,并利用海上精密智控系统实时跟踪船舶回港情况,实现风险闭环。同时,始终坚持把人员转移作为防台重中之重,在风险来临前及时果断转移群众,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真正实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安全返回。去年4个台风影响期间,我市未出现人员伤亡及重大损失,牢牢守住了“三条底线”。
以“预警”构筑防线,以“救援”战胜灾祸。去年11月,一艘位于144海区的渔船因作业事故导致1名船员左手关节骨折翻转,需在8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但彼时渔船距离舟山本岛220余海里,返港需20小时。市应急管理局、浙江省应急航空救援中心接报后,第一时间启动救援预案,向管制部门申请救援航线,研究风向、风速等天气情况,紧急调派舟山备勤基地1架H225直升机开展外海救援,成功在3小时内将伤员送达舟山医院,让患者及时得到了救助,凭借强大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搭起了“生命通道”。
作为全省5大航空应急救援基地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主要面向海洋开展航空应急救援的基地,一年来,依托我市常态化备勤直升机,市应急管理局主导建立了航空应急救援快速响应机制,强化与省厅、渔业、卫健、消防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全年共执行救援行动21起,参与空地演练7次,扑灭森林火灾2起,完成海上(海岛)救援19起,成功救助遇险船员和伤病员13人,实现了从扑救森林火灾单一灾种向海上救援等“全灾种、大应急”的转型升级,极大地弥补了海上救援的短板。
构建智慧应急体系 实现“防”“治”皆高效
“请注意,登步岛鸡冠船厂一人未戴安全帽。”舟山城市安全风险数字化管控平台收到一条安全生产领域的预警后,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当即报送至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置。不到10分钟,平台就收到了企业方整改后的反馈照片,预警中被抓拍到的工作人员已规范佩戴安全帽进行施工作业。
针对我市安全生产监管任务重、安全风险查治难、监管力量相对弱等困难和矛盾,2022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按照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总体建设规划,逐步推进建设了人工在线巡查、安全生产AI预警、油气管线、矿山开采等领域智控模块,将风险数据汇聚于预警处置中心,并以“智能+机制”对风险处置实施在线闭环跟踪管理,构建了智慧应急体系,形成了安全风险监测监控预警能力。同时,也填补了传统现场执法的盲区和漏洞,提高了执法检查的覆盖面、时效性、持续性和精准度。
其中,特别针对船舶修造企业,打造了企业有限空间、动火、吊装、登高等6种风险作业安全措施落实自主管控平台,通过对安全条件结构化、风险作业单在线流转审核自主化、作业现场安全确认图片实时化,保障对船企风险作业的实时监管。“作为世界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舟山现有42家规模以上重点船舶修造企业,船舶行业直接从业人员约6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10万人。”舟山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除了设在舟山本岛北部,船舶修造企业也分布在六横、岱山等海岛,高效地做好船企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工作,一直是我们最重视的努力方向之一。”
2024年,通过全面运用智慧应急体系,市应急管理局成功对91家船舶修造企业、多个航修点的违规作业行为进行视频巡查抓拍锁定并化解风险。此外,在防汛防台期间,实现24小时不间断对涉海景区、海边沙滩、偏远海岛开展线上视频巡查,联动基层和相关部门驱离私自海边活动游客,并通过“AI技术+快响机制”对全市重点山塘水库和河道进行实时监控,构筑了“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追溯、快速响应、责任处置”的防溺水风险闭环管控防线,全方位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一年以来,有力提升了全市生产生活各领域的风险管控和事故防范能力。
步履不停,奋进不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市应急管理局蓄势待发。2025年,市应急管理局将继续健全完善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好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建设,提升基层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智控能力,以高水平的安全保障,助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应急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