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推动“最美海岛公园”建设 谱写菜园发展崭新篇章
胡园园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3日 第 11 版 )
□记者 胡园园
“数说”精彩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年投资3600万元,争取省级以上衔接资金953万元,完成30个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村集体发展项目。持续提升渔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整治脏乱点位300余处,金平小岙、青沙入城口及滨海廊道延伸段等20余处重点区块实现品质提升,小关岙村创成市级和美庭院示范村。
优化政策机制,全年新增“四上”企业24家,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4%。去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300万元;工业总产值6.02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5.04亿元。
新培育“青巷”“万家渔火”2个共富工坊,举办共富集市、线上直播20余场。全年菜园所有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833.85万元,同比增长6.83%,其中经营性总收入达1469.23万元,同比增长13.58%。9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50万元。
去年以来,嵊泗县菜园镇全面贯彻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高质量落实市委“985”行动和嵊泗县委“1615”行动,“最美海岛公园”建设取得新进展,镇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水产品交易市场、渔港经济区商业综合体项目、青沙村渔业用房建设工程全部完工;望海路楼宇亮化、金鸡山岸线修复和望海公园二期项目相继完成;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稳步推进,东绿华岛老人喜迁到镇上的新居……过去的一年,菜园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新突破。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新的一年,菜园镇将深入实施“生态立镇、以港兴镇、以旅活镇、以渔稳镇、创新强镇”总战略,以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为引领,以“1615”行动为抓手,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加快建设“最美海岛公园”谱写新篇章。
强功能提品质 展现代化海岛新貌
正值蛇年春节,菜园城区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好不热闹。市民们结伴外出,到城区各大春节氛围布置点拍照打卡,感受浓浓的“年味”,也见证这座城市慢慢地“焕新”。
去年,嵊泗县编制完成《县城肌理更新方案》,作为县城所在地,菜园镇形成“1713”即17个片区+13条老城区街巷更新思路和项目储备库。过去一年,菜园镇共新增口袋公园3个、非机动车充电位620余个,完成危旧房改造8幢。通过此方案,一幢幢旧楼房得到改造,杂乱区域变身为“口袋”公园,城市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醒目的变化,同样发生在菜园镇的渔农村。如今,金平沿岸的观景平台成了当地群众和游客们散步聊天的好去处。作为我市蓝色海湾整治重点项目之一,金鸡山海岸带修复工程,让这座传统的小岛变得精致起来。
“以前没人愿意来金平散步、骑行,到了桥头就折返了。”在金平村村民方东眼里,如今的金鸡山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游客会来这里散步骑行,欣赏美景。
去年以来,菜园镇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年投资3600万元,争取省级以上衔接资金953万元,完成30个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村集体发展项目。持续提升渔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整治脏乱点位300余处,金平小岙、青沙入城口及滨海廊道延伸段等20余处重点区块实现品质提升,小关岙村创成市级和美庭院示范村。此外,金平村、青沙村完成省级未来乡村创建任务,青沙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规划(2024—2035年)获评优秀等次。“海韵风华·多彩共富”市级共富示范带、“东海之滨·蓝湾金翼”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串珠成链,“山海城”大美格局进一步彰显。
眼下,西城区幼儿园已经建设完工,嵊泗全民健身中心、泗礁岛陆上客运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马迹新村至小关岙公路、防洪排涝、邻里中心、医康养联合体等项目正全速推进……
“今年,我们将聚力实施强城行动,提升重点平台能级,加快释放重点区块承载力,凸出中心镇首位度。”菜园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的一年,菜园镇将推进主城区老旧住宅改造,增设口袋公园、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西城区开发进程,启动石子岙地块房地产开发,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和海滨西路延伸段综合提升配套工程;持续打造马关城市副中心,加速推进马关商业邻里中心、马迹新村至小关岙村新建公路等项目建设。
稳产业拼项目 经济指标稳固向好
去年12月,位于嵊泗县菜园镇小关岙村的泗礁岛生态农业产业园正式开园。该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是2024年度省农业农村重大投资项目、省农业农村十大典型项目之一。产业园总面积13862.4平方米,主体为2个大型文洛氏玻璃温室,包含全程机械化育苗区域。采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生长环境实时检测、物联网智控等技术,将农业数字化系统与蔬菜生产高度结合,进行设施化、智能化蔬菜种植和育苗。
据介绍,该产业园每年可为嵊泗县提供不少于7个品种、总量400吨以上的新鲜蔬菜,将有力提升嵊泗菜篮子的保供能力和水平,让海岛群众吃上更加优质新鲜的蔬菜。
这是菜园镇在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海岛乡镇的生动写照。去年以来,菜园镇积极推动传统渔农业加速转型,深化海上“千万工程”,打造引领船8艘、提升整治船47艘,渔船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养殖海域规范化建设,落实政策性贻贝养殖互助保险,整治超面积养殖,59.2万平方米养殖海域实现退养还海。数据显示,去年,菜园镇实现渔业总产量6.24万吨,同比增长3.17%,渔业总产值3.25亿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渔业发展,菜园镇积极提升渔港经济区配套能级。目前,水产品交易市场、嵊泗渔港产业配套项目、渔港经济区商业综合体项目、青沙村渔业用房建设工程全部完工,中心渔港泊稳升级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渔港产业现代化与功能化进程不断加快。
民宿产业是嵊泗旅游的金名片。民宿云集的菜园镇,在旅游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提质增效效果明显。去年,菜园镇深入推动民宿产业“扩中提低”“微改造精提升”民宿8家,新增省市等级民宿10家、非遗主题民宿1家。菜园镇成功创成4A级景区镇,基湖村入选省级乡村生态气候旅游目的地。
同时,菜园镇还加大涉旅商贸主体培育力度,引入“花间里”工作室、小岛阳台融合餐饮、高场湾kikikie咖啡馆等新业态,为海岛旅游注入新能量。据统计,过去一年,菜园镇累计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发放散客旅游消费券共计34万元。
在招商引资方面,菜园镇从来不遗余力。去年,菜园镇优化政策机制,出台《2024年菜园镇关于提升发展商贸业若干政策意见》,全年新增“四上”企业24家,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4%。数据显示,菜园镇去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300万元;工业总产值6.02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5.04亿元。
惠民生优服务 人人共享共富成果
推动海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让偏远小岛的老年人,共享共同富裕建设成果。
去年初,菜园镇启动了新一轮“小岛迁、大岛建”工程,对东绿华岛群众开展搬迁工作,并投资400万元新建安置房36套。去年11月20日,东绿华岛整岛搬迁首批居民开始陆续迁向泗礁本岛。截至目前,除季节性生产人员以外,岛上居民已于去年底全部搬出。
要让小岛群众“迁得出、住得牢、过得好”,菜园镇积极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想方设法做好无房户安置及劳动力就业工作,为搬迁群众开展就业培训,帮助联系用人单位和企业,确保搬迁群众不回流。
去年以来,菜园镇坚持“惠民生、守底线”,不断增强镇域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民生福祉持续向优,坚持集中财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5%,11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持续聚焦“一老一小”,完成县域特困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做好80周岁以上老年人紧急呼叫及救援帮扶体系建设。目前,共累计安装智慧养老设备及监控视频1500余户。
此外,菜园镇全面落实住房、文化、医疗等各类惠民政策。去年,菜园镇共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近500场,满足海岛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切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全面落实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支持政策,精准帮扶失业及就业困难人员378人,申报公益性岗位8个,新培育农创客14名,审批发放创业贷款335万元。
春节前,由菜园镇党委主办的“万家渔火 瑞‘蛇’迎新”共富工坊年货集市,相继在金平村、青沙村、关岙村开市,可谓场场爆满、人气十足。集市共汇聚了菜园镇特色工坊以及“睦邻商铺”等10家摊位,涵盖了80余种优质海岛“土特产”及各类美食。活动3天累计销售额5.2万余元,参与人次超1万人次。
以乡村特色资源为依托,菜园镇大力打造“共富工坊”模式,通过党支部牵头、经济组织联合、镇农民合作的方式,不断拓宽群众的致富之路。去年,菜园镇新培育“青巷”“万家渔火”2个共富工坊,举办共富集市、线上直播20余场,进一步助推生蚝等海岛农特产品商品化。全年,菜园所有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833.85万元,同比增长6.83%,其中经营性总收入达1469.23万元,同比增长13.58%。9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50万元。
已经到来的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成果检验之年。
重任在肩、惟有奋斗。新的一年,菜园镇将加快建设创新强镇,释放重点区块承载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升民生福祉,推动政府高效治理能力,为加快建设“最美海岛公园”谱写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嵊泗县菜园镇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