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舟山市城市管理局
聚力攻坚 城市管理向“精”而行
石艳虹 刘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3日 第 08 版 )
□记者 石艳虹 通讯员 刘琛
“数说”精彩
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市计划检查率99.94%、监管纠正率27.54%,案件规范率保持100%,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资源化利用率保持100%,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50个,提升改造生活垃圾压缩站4座,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一年来,智慧城管信息化建设水平迭代升级,事(部)件问题立案369407件,结案368959件(结案率99.9%),其中视频智能感知率达44.7%。
去年,全市城管系统开展“五整治五提升”行动,完成主次干道沿线闲置地块提质优化58个,打造标志性点位9个,创建“人行道净化示范路段”7条、城镇燃气用气安全示范街区12个、提质共享公园绿地6个,整治城区“第五立面”脏乱差点位12个,覆盖秸秆禁烧智能化视频监控180路,30分钟内处置完成率达86.8%,超额完成省美丽浙江考核不低于50%的指标任务。
2024年,市城管局组织开展燃气“大起底全覆盖”专项整治3轮次,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1367个;新建燃气管道8.9公里,改造老旧燃气管网30公里;排查整改城区内涝隐患118处、易涝风险点3处,全面推进城镇污水管网更新改造行动,排查管网隐患380公里,完成年度任务190%;完成3座D级桥梁加固、拆除重建,“桥头跳”改造完成省定任务200%。
东海畔,城乡间,海上花园城市的精微脉动,在“城管蓝”守护下,与时代共谱城市管理的蔚蓝和弦。
2024年,市城管局聚力攻坚突破,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执法质效,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上全力攻坚,提级优化精细管理,在城市运行领域安全治理上紧抓不懈,全域提升防控能力,在助力高质量发展和“985”行动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新的一年,全市城管系统将以建设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海上花园城市为目标定位,始终坚持系统治理和问题导向,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聚焦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运行安全管控和垃圾治理提质增效攻坚突破,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和精细治理水平,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谱写新篇章。
行政执法 质效跃升
“您好,这是本次行政检查执法人员的电子执法证件和行政行为码,您可用浙里办APP扫描这个二维码,看到本次行政检查的内容和执法人员信息,之后您可以通过‘一码查询’功能,实时了解检查结果,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评价。”
5月23日,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对辖区餐饮店实施垃圾分类行政检查,主动向检查对象出示电子执法证和行政行为码,先行履行告知程序,逐项对照检查。期间,店铺负责人通过“浙里办”扫描执法人员出示的行政行为码,核对现场检查情况并确认签名,还对检查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实现了执法全程在线留痕可溯。
“亮码检查”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对行政检查任务实行“统一赋码”,实现检查记录全程在线留痕可溯。去年以来,我市有序推行“亮码检查”工作,全链条落实入企检查统一亮“码”、检查要素一“码”知情、意见建议一“码”反馈,实现行政检查全流程“线上可视、行为可溯、责任可追”。
过去这一年,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持续提升执法法质效,全域推进“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实现“舟到助企”线上平台一键预约。行政检查一体统筹,“亮码检查”深入实施,亮码率保持99%以上,精准推行包容审慎监管,36项高频违法行为纳入“简案快办”适用清单,41件执法监管“一件事”全面完成。
2025年,我市将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持之以恒打好收官之战,抓好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综合治理,构建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全链条闭环体系,推进行刑双向衔接机制改革,聚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28条创新举措,推动“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海上“枫桥经验”等工作落地落细。
过去这一年,智能加持,城市管理更显成效。2024年,市城管局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初步验收,深度融入城市管理物联网创新应用,形成“1+9+N”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模式。拓展井盖安全监管、共享(电)单车监管和秸秆露天焚烧监管等应用场景,新增智慧停车收费泊位722个,动态调整泊位1477个,持续提升常态化管理水平。
新的一年,智慧城管建设将走深走实,持续为城市精细化管理赋能,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平台建设,保障省市县三级平台之间的数据贯通,推动新建场景的应用。
过去这一年,我市还持续推动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加码,确保全市分类覆盖面、资源化利用率保持100%,“定时定点”投放收集模式基本实现全覆盖。2025年,我市将加快设施提标改造,完成厨余垃圾处理建设项目,建成日处理能力300吨的易腐垃圾处理中心,协调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
城乡环境 精益求精
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围绕“打造海上美丽‘大花园’,赋能城市品质‘新蝶变’”的要求,聚焦难点盲点整治和精细标杆打造,我市2024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点实施道路两侧闲置地块综合利用、城区第五立面整治、城镇燃气用气安全示范街区创建、秸秆露天禁烧巩固提升、渔农村环境巩固提升等五项整治行动,和城市人行道“净化”、农村公路提升、“美丽海湾”打造、公园绿地提质共享等四项提升行动。
位于定海区盐仓街道长途汽车站北侧区域原先是一处征迁后闲置的“脏乱差”地块,杂物堆放,菜畦杂乱。去年4月,盐仓街道对该地块启动综合整治,结合周边居民运动休闲需求,新建一座面积多达4万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公园,由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一处运动休闲好去处。位于新城百叶颐养院北侧的新城临长路以西地块,在2023年环境整治基础上,去年继续推进综合利用,打造了新城郊野公园,还增建了停车场,成为新城休闲网红打卡地。
去年,我市启动道路两侧闲置地块综合利用行动,列入当年计划的58处点位已全部完成改造,并重点打造了定海盐仓长途汽车站北侧地块、新城临长路西侧地块、普陀应家湾水库对面地块、朱家尖烘道西侧反修畈地块等9处标志性点位。
随着整治提升行动的全面收官,一个个举措落地,一个个城市管理乱象得到有效管控,一处处点位华丽嬗变。市城管局还制定下发《市容市貌“城管网格管理制”指导意见》,科学划分城管网格96个,落实网格人员300余人,加强对相关点位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全年共发现、整改各类问题1050余处。
“全面对标省市新目标,重点围绕推进本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新要求,消除城市乱象和短板,打造精细治理标杆,提升市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围绕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城乡接合部、城区主要河道周边、临山死角等区域“脏乱差”问题,开展城市重要节点环境整治、城市临山边角环境整治、城区主要河道周边环境整治、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秸秆露天焚烧治理巩固提升等五项行动,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提升改造、老旧燃气管道提升改造和户外广告(屋顶招牌)排查整治和生活垃圾分类提升等四项行动,并继续拓展公园绿地共享。
城市运行 畅安顺达
去年7月,我市共享电单车在中心城区投入试运行,首批布设站点308个、投放车辆约2000辆。为方便市民找车、还车,共享电单车站点均设置在公共自行车站点旁,停放点位均有明显的“共享电单车停放处”标识。市民可通过微信、支付宝、运营企业APP等扫码租车。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电单车,共享车辆“家族”正不断完善、升级,在为市民提供出行之便的同时舒缓城市停车之难。
9月中旬,2024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影响我市。各地城管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落实好各项防台举措,及时启动河道预排预泄工作,排查城区开展内涝隐患,及时整改发现的隐患点,应急疏通雨水管网,加固园林树木,对城区广场、公园、广告牌、路灯等设施进行检查,组建应急抢险队伍。
去年,多个台风影响我市。每一次台风影响前夕,都少不了“城管蓝”“环卫橙”忙碌的身影。这一年,我市城管系统抓好城市内涝防控。排查整改城区内涝隐患118处、易涝风险点3处,顺利完成“贝碧嘉”“普拉桑”等台风防御任务。
2024年,市城管局对城市运行领域安全治理常抓不懈,紧抓城市内涝防控、深化城镇燃气治理、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完善市政设施运维等,全域提升防控能力。
推动城市运行领域设施设备更新,市城管局还谋准做实“两重”“两新”项目,提前完成2024年城镇燃气智能表具更新、场站改造、立管改造和环卫车辆更新4项市级“两新”任务。全年累计梳理城镇燃气、环卫设施建设项目15个,投资金额约10亿元。
固本筑基打造韧性城市。今年,全市城管系统将持续抓好燃气安全管控,以守牢安全底线为工作基础,聚焦城镇燃气、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区内涝防控等重点环节,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年预计可实现瓶装燃气全域配送,完成老旧燃气管道改造30公里,完成污水管网隐患排查108公里,完成“桥头跳车”和“人行道净化”整治各3座(条)。此外,今年我市将迎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市城管局将牵头做好复查迎检工作,助推城市公园绿地增值服务改革。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城市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