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春江水暖鸭先知
对2024舟山金融一个数据的深度解剖
来其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2日 第 B01 版 )
□来其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北宋诗人苏东坡的这一诗句,描述了春天到来时,鸭子在水中嬉戏,最先感受到江水的温暖变化,揭示了只有置身事物之中才会有深切感受的道理。
任何事,无论大小,都是如此。
读2024年舟山金融数据,对一个数据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1331亿元,同比增长78.1%,其中“经常项目+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707.2亿元,同比增幅及本币结算占比分居全省第一、第二。
说这一数据亮眼,是基于当前舟山的一项国家战略任务。2024年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2024年12月5日舟山制定出台了《舟山行动方案》,举全市之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是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链效率、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资源集散、交易、仓储、物流等环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源配置中心,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深度融合,形成一对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枢纽建设而言,深化跨境人民币结算,能够优化大宗商品贸易流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减少汇率转换成本与时间,加速资金流转,吸引国际资源供应商和金融机构参与枢纽建设。同时,枢纽建设也为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供了实现的路径,能够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突破国际支付系统依赖,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从全国看,两者融合不乏先例。如上海原油期货(INE),以人民币计价,允许境外投资者直接参与,2023年日均交易量超40万手,成为亚洲原油定价基准;中国宝武与力拓、必和必拓签订人民币长协价,推动人民币进入全球铁矿石贸易链。
油气是舟山枢纽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全国唯一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1日挂牌运行以来,舟山就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已累计为舟山片区集聚油气企业超2700家,年贸易额超3500亿元,约占整个舟山片区的40%,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油品交易平台之一。
从2024年舟山金融数据中,我们可看到不少油气油品的跨境人民币结算“痕迹”:
对大型民企本外币结算差异开展解剖麻雀式分析,量身定制跨境人民币结算方案。2024年,11家金融机构为企业办理原油进口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逾520亿元,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超1亿元。
2024年全市办理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结算610亿元,其中油品贸易占比95.3%。
聚焦油品贸易和船舶修造两大特色行业,成功推动5家企业纳入浙江省首批跨境人民币使用示范企业。2024年,5家示范企业累计发生跨境人民币结算85.12亿元,带动全市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700亿元。
这些数据都表明,加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结合,构建“资源+金融”双枢纽,最终能够实现从“资源买家”到“资源配置者”的升级。
这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当舟山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刚刚揭幕,金融业就有了起手式。当然,“资源+金融”双枢纽的实践路径还有很多,无论是配套人民币结算设施(如离岸帐户),还是政策联动创新、数字化赋能等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应用,都有金融业的不少新的空间和领域,等待舟山金融人去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