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的舟山样本
何菁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1日 第 07 版 )
□记者 何菁
“数说”精彩
2024年全市全域接待游客2779.9万人次,同比增长6.2%;接待过夜游客2013.2万人次,同比增长6.8%;接待维京游轮团“招商伊顿号”8批次。
2024年全市在建文旅项目64个,完成年度投资113.65亿元;新签约文旅项目2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星辰大海”计划完成年度投资38.57亿元。
2024年在全省群文赛事中获8金5银,创历史新高;在国家级赛事中获9金4银6铜,省级赛事获30金32银59铜。
2024年开展“三送一走”文化惠民志愿服务3653场次,送书10.6万册,“文艺赋美”演出1231场;举办群体赛事500余场,新建提升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38个,共计面积5.6万平方米。
2024年舟山群岛旅游公众号总阅读量达152.4万余次,文旅抖音号总播放量达714万余次,文旅微博号总阅读量突破2400万次,文旅小红书总阅读量达64万次。
“最美公路”旁的“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去年6月刚刚开业的舟山长乔海洋国际旅游度假区,为舟山旅游注入新动能……一个个项目引进落地,助推现代海洋文旅产业链发展;
家门口的文体空间布局更多、更优了;YUE动千岛“体育大篷车”“海上乌兰牧骑”“阅享千岛”将更多文体生活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音乐之城、赛事之城、影视之城也取得丰硕成果,在千岛之城,一场关于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正在进行之中……
去年,我市以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全市“985”行动为主牵引,着力聚焦“海洋文化长廊”“海洋文旅产业链”“公共文体服务一体化”等省、市重点工作,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助力描绘现代海洋城市蓝图。
如今,当城市向海,生活向美,千岛之城已展现出最美的样子。
加快现代海洋文旅产业链建设
背枕青山、面朝大海。普陀螺塘线被誉为“舟山最美公路”。在螺塘线中段的西侧山边,原本的采石场区域,如今正在经历着一番“爆改”,最终将以“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的形象与市民游客见面。
那云“星辰大海上的天空之城”项目是我市“星辰大海”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于2023年11月底开工,总规划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总投资规模约22亿元,建设集旅宿、温泉、矿山、餐饮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地标度假综合体。
场地内塔吊高耸,混凝土罐车穿梭……项目现场,工人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项目推进速度,计划今年4月底完成一平台三大主体结构建设,力争2026年试营业。
“天空之城”项目是我市加快现代文旅产业链建设的一个缩影。
去年6月开业的舟山长乔海洋国际旅游度假区,开业后的第一个暑假,就位居华东亲子酒店搜索热度top1、华东亲子酒店订单量top1。这个春节假期,也成为不少游客来舟山的第一个打卡地。
去年8月17日,定海东海百里文廊“云顶仙乡”正式对外开放,市民游客登生态山林之巅, 可漫步全长43.9公里的云顶公路,这是我市去年重点推进建设的项目之一。新城“海洲天地·茶山浦水街”建成投运,进一步满足了市民游客的文旅新需求。
阿鲁亚大酒店提升改造项目、阿卡萨觅境度假民宿综合体项目、花鸟岛“婚礼纪”婚旅综合服务基地项目、金鸡山文旅综合体、宝盛文旅综合体项目……一个个全新项目的落地,将为市民游客体验舟山、畅游舟山提供多种选择。
去年,我市深入推进海洋文旅产业链强链补链,编制《舟山海洋文旅体产业发展策划》,明确“一核两带三圈多岛”的海洋文旅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制定印发《关于支持现代海洋旅游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舟山市推进现代海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专班化、清单化推进海洋文旅产业链建设。
目标明晰,海岛旅游前景可期。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星辰大海”计划,大力谋划招引标志性文旅项目,以更加务实举措谋项目、抓项目,进一步推动海洋文旅产业项目的招引与落地,以更强战略眼光科学规划布局,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公共文体服务一体化造福民生
一个城市的精气神与含氧量,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体育运动带来的活力。去年以来,我市文化和体育领域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合理布局公共文体场馆,以更大力度持续推进公共文化和体育共同体建设。
对于家住沈家门的市民来说,老城区里因为有了这家书店,方便了生活,也有了时尚气息。这家位于沈家门青龙山南入口处的岛与书房,委托第三方运营,常年有各类活动。作为我市47家城市书房之一,这里已经成为周边百姓“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青垒头路东海云廊一号入口附近的定海公园式运动绿坪,已经成为附近居民饭后休闲的必打卡地。这块场地原是环南街道庆丰村拆迁区块,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实施嵌入式场地设施建设后,铺设了约3.5万平方米的大草坪,建有两个篮球场、一个网球场及休闲健身步道、休闲座椅等设施。
我市2023年提出的《舟山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根据计划,我市充分挖掘社区公园、企业园区、闲置地块等区域资源,通过嵌入公园式运动绿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健身路径、环形跑道等体育场地设施,打造出一种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
我市还积极探索公共文体服务一体化“新亮点”,重点推进公共文体共同体试点建设。比如“翁山雅集”合作伙伴、“阅享千岛”高质量公共阅读服务、“海上乌兰牧骑”流动文艺服务、YUE动千岛“体育大篷车”……将实实在在的方便送到岛城百姓身边。
《舟山市推进公共文体服务一体化发展试点实施方案》《舟山市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批具有舟山辨识度的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性成果,获评长三角地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创新案例,经省政府评估确定向全省推广。
如今,岛城市民在一个个文化空间里陶冶情操,在一次次文化活动中提升气质;全民健身事业也在构建“新版图”,一座座家门口的嵌入式体育场,一场场精彩惠民的体育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体会运动健身的乐趣。
“三城”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城市之美,不仅仅是风光之美。去年,我市继续以“海上音乐之城、海岛赛事之城、海上影视之城”为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助力高水平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去年9月,“星辰大海 乐动青山”2024 Can Festival后摇音乐节在朱家尖大青山景区四季花海热力开唱。来自全球11个国家及地区的19支后摇乐队登台献唱。这是我市第一次引进后摇演出,音乐加持下,这座城市更具魅力。
打造“音乐之城”,去年我市成功举办了2024“初阳·新升”新年音乐会、“星空下的音乐会”等系列活动,高质量推进“文艺赋美”工程,扩展演出点位至景区、乡村、剧场等。
第八届2024舟山群岛马拉松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参赛选手参加。沿途,选手们可以看渔船云集千帆竞发,赏跨海大桥长龙卧波,听船舶轰鸣划破海浪。赛事还升级了“舟马嘉年华”活动,精选文创、非遗、餐饮、运动、旅游品牌企业,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打造“赛事之城”,去年我市构建了“山海沙”赛事体系,承办了浙江省第四届海洋运动会,引进举办了全国沙滩摔跤对抗赛、全国海岸赛艇沙滩冲刺公开赛等特色精品赛事,培育提升了1390、环自骑等自主品牌赛事。定海东岠岛见山海露营基地被评为省首批“5C”级帐篷露营地,东海云廊获评2024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影视圈里不乏各类舟山元素。去年,电影《东极岛》开机。《东极岛》取材自二战时期发生的“里斯本丸”沉没事件,大部分内容在我市普陀区东极镇实地搭景拍摄,主要取景地为庙子湖岛、青浜岛。今年1月6日,历时6年打造、拍摄时长200天的电影《东极岛》杀青。
打造“影视之城”,我市去年制作发布“海上影视之城”宣传片,招引落户影视公司,吸引了不少影视剧及综艺在舟拍摄。
不难发现,如今在千岛之城,一批高品质音乐节、音乐会、演唱会等各类音乐活动在舟落地;舟山群岛马拉松等品牌赛事活动在舟举行;谜一般的舟山群岛吸引着影视人和影视剧组纷至沓来……文旅深度融合的“舟山样本”正在生动演绎。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