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练歌又能遛娃的菜场令人耳目一新

简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27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简之

  普陀昌正消费品综合市场最近总会传出阵阵欢快的歌声,那是刚买完菜的老人们正在老年活动中心引吭高歌。设有老年活动中心的农贸市场,这可是全市第一家。不仅如此,市场内还专门辟出场地作为儿童游乐场所,滑梯、滚筒、篮球等各式小玩意儿一应俱全,为带娃的老人提供临时托幼服务(据“普陀潮”客户端1月17日推送)。菜场内既能练歌又能遛娃,这真是令人耳目一新。突破传统观念,勇于改革创新,让公共服务更接地气更具温度,这正是大家热切期盼的。

  菜场的脸悄悄在变

  生活品质提高、社会文明进步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菜场也是一个观察的窗口。很早以前,菜场总是湿漉漉、脏兮兮的,很多人是穿着专门的“工作服”去买菜的,完事后才换上体面的行头去上班。现在的菜场不仅普遍变得干净、亮堂,服务也在不断提升。就如普陀昌正消费品综合市场,分别为“一老一小”开辟了休闲娱乐场所,买菜这件曾经的“苦差”也就变成了“乐事”。

  市民何慧芳说:“年纪大了社会交往也少了,以前买完菜没啥事,习惯于在市场角落里站会儿,或者在市场的小商店里坐一坐,遇到熟人好聊聊天。现在市场里有了老年活动中心,真是合我们的心意,也能认识更多老年朋友了。”这个老年活动中心空间虽然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不仅有音响器材、桌椅板凳,以及免费的茶歇,还有普陀区网络义工协会志愿者带着一起聊天唱歌。既能娱乐又能交友,难怪老人们会乐此不疲。

  菜场的可喜变化,应该也是“竞争”出来的。现如今,菜场早已失去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垄断地位,人们可以骑着电动车去选择更心仪的,甚至还可以在网上下单买菜。假如说过去是“居民围着菜场转”,现在则是“菜场盼着居民来”。在这种情况下,菜场不仅要比价格,还要拼服务,顾客福利自然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多。

  这也说明,为公众提供更多的超值服务和情绪价值,业已成为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趋势。生活好了,更要开开心心过日子。逛商场可以什么都不买,但心情一定要愉悦;坐公交不仅在于赶路,还要讲究过程的舒适;去医院看病,同样需要人性化的服务抚慰情绪。普陀昌正消费品综合市场对优质服务的创新突破,无疑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友好场景”就该无处不在

  老年人带小孩、逛菜场是一种常见现象,人们对此早已熟视无睹。普陀昌正消费品综合市场开启“既能练歌又能遛娃”的服务模式,主动迎合“老人带娃”需求,可谓搭准了老龄化社会的脉搏,实在难能可贵。生动的服务场景,也为全社会优化“一老一小”服务提供了积极示范。

  “一老一小”是一个家庭需要守护的两端,牵动千家万户。织密“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网,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老年人越来越长寿,对老年人的服务要跟上”“孩子们现在都是宝,对孩子们的养育和培养等工作要加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一老一小”始终是深情的牵挂。这些殷殷嘱托,需要从方方面面抓好落实。

  围绕服务“一老一小”,我市积极开展“老年友好”“儿童友好”等创建活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就拿“儿童友好”来说,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公厕、儿童友好公交车、儿童斑马线等“友好场景”不断拓展。普陀昌正消费品综合市场设立儿童游乐场所,不失为创建儿童友好菜场的全新探索。

  服务“一老一小”的“友好场景”就该无处不在,但凡公共场所都要因地制宜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能力,为老人和孩子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的环境。在推行社区嵌入式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也要优先植入养老、托幼等针对“一老一小”的服务功能。普陀昌正消费品综合市场的做法,值得举一反三、推而广之。

  新需求带来新创意

  普陀昌正消费品综合市场开设练歌房、游乐场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顺势而为的。该市场场长刘曼君说,市场门口经常坐着不少老年人,眼见天气越来越冷,就腾出办公场地建起了这个老年活动中心,希望能让老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新需求激发新消费,新需求带来新创意,一切才会变得顺理成章。

  每一家菜场的周边环境、服务人群各有不同,推出服务举措理当少些东施效颦式的模仿、多些贴合需求的创意。前几天笔者逛过一个市场,发现设置在角落里的阅览架显然已长久无人问津,那些灰头土脸的旧书刊既不能吸引顾客,又难以装点门面,留着作甚?还不如换成称体重、量血压的器材,方便前来买菜的居民顺便作个“体检”。

  菜场从来都是人多嘴杂的“意见中心”,管理者只要善于观察,注意倾听,自然就能捕捉到人们的各种意见和诉求,然后从让居民满意的事情做起,从居民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必能以全新的服务姿态满足大家的新需求。普陀昌正消费品综合市场不就是这么做的吗?所谓的新创意,其实就是针对新需求的量身定制。

  说到底,优质服务关键在“心”。心里装着群众,真正做到把客户当上帝,就不难提升服务水平。菜场如此,其他服务窗口也概莫能外。因此,“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