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政33102,一年在岗10个月300天,累计海上执行任务190余天——

在“海上战场”乘风破浪

陈斌娜 方赛儿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26日 第 02 版 )

  □记  者 陈斌娜

  通迅员 方赛儿 文/摄

  “浙奉渔15057,我是‘渔政’,你16频道开着没?”“浙奉渔15057听到,16频道开滴开滴”“浙奉渔15057,我们需要上船检查,你船靠过来。”1月24日,中国渔政33102在海上巡航时遇到一艘返港渔船,船长翁辉在驾驶台前立即通过船用通信设备喊话检查。 

  渔政船的前后甲板上,船员迅速“走位”,或瞭望或备缆绳,各司其职等待渔船靠扰。这是中国渔政33102在年前最后一次参与由我市渔政、海事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平安护航春运”海上联合巡航行动。

  当天上午,多艘渔政、海事执法船艇组成编队,在普陀和岱山周边海域巡航,重点严查商渔船是否违反定线制区域、交禁航区水域等航行规则行为,以及检查渔船的通信和消防等设施设备是否正常、渔船网具是否超载、证件是否齐全等。

  记者跟随市海洋行政执法大队安全执法科负责人丛培龙和董环宇,乘中国渔政33102出海。因受7级以上大风影响,外港海域出现横浪,记者一度站立不稳,有些晕船。 

  “横浪是最会晕船的。”船上二副盛恒曾是轮渡船船员。3年前,他来到这艘渔政船,首次到外海执行任务时体会到了身处风起浪涌中的失重感,尝到了晕船呕吐的痛苦。

  “晕着晕着就会习惯,变坚强了。”30多年的老船员王桂军也体验过这份痛苦。但有时“晕”的背后,是抢险救援的责任和使命。

  2023年正月初九晚,中国渔政33102在风浪中疾驶11个小时,航行190海里,终于在次日凌晨2时多,将温岭籍受伤渔民从海上安全送回港救治。10天后,该船又执行了一起类似的救援行动。

  翻阅船上的航海日志,记录着不少类似的救援。盛恒说,晕船、船在风浪中受损都是小事,最担心的是将受伤渔民在两船间安全转移的过程。

  当天下午1时30分,随着浙奉渔15057号船靠拢(见图),丛培龙和董环宇叫上船老大陈国维,逐一核查船员证件,并检查通信、安全救援等设施设备。

  “春节期间来往商渔船比较多,碰撞风险增大,航行时一定要时刻保持在驾驶台瞭望。16频道要保持畅通……”董环宇叮嘱船员。

  驾驶舱内气氛和谐。船尾处,普陀渔民胡舟能、陈杰二人闲坐在船舷,与执法人员相谈甚欢。聊着这一航次的跨年生产情况,说着出海月余的辛苦,憧憬着回家过年的幸福。

  然而,并非所有的检查都是轻松愉悦的。“抓捕偷捕船等违规渔船时,船员为拒检大多态度恶劣,也充满危险。”翁辉说,以前渔船会向执法船扔“火瓶”、挂煤气瓶,现在有些船直接在船舷处焊钢管,甚至横向“别船”,胁迫执法船退让。 

  偷捕船的抗拒手段升级,使渔业执法的难度与风险增大。

  去年禁渔期,中国渔政33102参加了由农业部组织的一次海上偷捕联合执法行动。他们从白天追到黑夜,从舟山海域追到山东海域,最终抓捕了5艘偷捕渔船,分批押送回港。

  浙奉渔15057检查结束驶离之际,胡舟能向执法人员笑喊:“快过年了,你们也可以回去休息了!咋比阿拉还辛苦呢?”

  此时,盛恒正好收到船队春节值班计划表:除夕至正月初一,中国渔政33102值班。 

  “春运期间,港内和航道区域的海上交通频次加密,值班期间会在港区内开展护航行动,确保海上交通安全。”丛培龙说。

  这一天的联合巡航任务结束,中国渔政33102单船登船检查渔船2艘,情况基本良好。 

  “一年到头在海上执法,这两天船上开始安排年夜饭聚一聚,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翁辉粗略地计算了下,去年是他们在海上执行任务最多的一年,在岗10个月,累计海上执行任务190余天。少则一两天,多则至少一周;近的巡航在本岛港区附近海域,远的航程三四百海里。

  长时间奔波海上的,不止船员盛恒他们。

  当天出海前,中国渔政33006的老水手长虞伟民在码头看到董环宇时笑着说:“老是出海,小伙子找对象也没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