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舟山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虞仁珂 王海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23日 第 02 版 )

  □记者 虞仁珂 通讯员 王海东

  河清海晏,向新潮涌。

  回眸2024年,舟山市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聚力开展“985”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市委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高水平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市域实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

  找准职责定位,扛起使命担当。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省纪委省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推动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不断守正创新、巩固深化,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护航舟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治监督坚定有力

  保障“国之大者”落地见效

  “工程进度怎么样?工程款支付情况如何?”在舟山国际水产城,公司纪委来到冷链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工地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通过现场询问、查阅台账等方式了解掌握该项目情况,严防“小管涌”变成“大塌方”,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有序、高效、廉洁。

  “舟山国际水产城冷链物流园区建设项目被列入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清单,是带动舟山‘一条鱼’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抓手。我们从建设之初就密切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理。”舟山国际水产城纪委负责人介绍。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政治监督融入改革部署,坚持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要点”,常态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985”行动督导,聚焦海岛旅游等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开展嵌入式监督,监督保障成效不断显现。

  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牵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高标准落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三项制度,扎实开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深化“一把手”承诺践诺等创新举措,以有力监督促制度落地、责任落实。

  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才能使监督更聚焦、更精准。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紧密结合,细化监督重点项目和任务分工,深化构建问题发现、反馈、整改、预防的完整闭环,全年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275个,健全制度173项。

  巡察是政治巡察,本质是政治监督。2024年,我市对18个市(新区)属单位开展常规巡察,组织对政法领域12家单位市县联动巡察,对岱山、嵊泗两县纪委监委机关、组织部开展提级巡察,共发现各类问题993个,移交并推动落实立行立改事项131件,巡察利剑不断擦亮,监督震慑力、穿透力不断增强。

  持续正风肃纪反腐

  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反腐惩恶、高压震慑,舟山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贯通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重点聚焦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挖彻查,坚决消除隐患。深化整治国企、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重点领域腐败,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查处力度,严肃查办了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严重违纪违法案。开展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共立案36件。

  执纪执法,纠风治乱。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刻把握风腐交织的规律特点,不断释放同查同治的叠加效应,坚持“查风必挖腐”“查腐必溯风”,对违规公务接待、违规吃喝等顽瘴痼疾坚决惩治,对借培训考察名义公款旅游等隐形变异新动向露头就打。同时,加强个案剖析、类案分析,找准找实滋生风腐问题的关键症结,以问题推动查补漏洞、以案件促进整改整治、以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

  聚力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办案开路、强化攻坚震慑,对问题线索、检举控告开展全面起底,联动审计、巡查、统计等部门,排查2021年以来问题线索1201件,新增受理问题线索473件,立案187件。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不断推动监督效能提升

  提升监督治理效能,内在要求是统筹衔接、贯通融合,健全完善集成高效的监督体系。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守正创新中深化发展,积极推动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有效融合。

  大数据、信息化在纪检监察业务中的实践运用,为精准高效开展监督执纪执法提供有力支持。聚焦“数字赋能”,出台我市数字纪检监察体系五年规划,有序推进数据分中心建设、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等工作。聚焦民生、招投标、国企等重点领域,深化全员建模,查处了岱山县自来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裘某利用职务便利“偷水”等一批案件。

  为破解海岛交通不便,异地取证及特定环境下取证耗时长、成本高等瓶颈问题,市纪委监委首创“1+4+移动端”市域一体化全覆盖远程取证新模式。“通过将传统的‘面对面’取证搬到‘云’端,构建‘零距离’非接触式远程取证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和取证地域限制,办案周期大幅度缩短,办案效率有效提升。”市纪委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数字化赋能给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便利和实效。

  深化机构改革,推进力量和资源整合,我市纪检监察工作体系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聚焦强基提质,我市高质高效完成县(区)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工作,推动监督力量向一线倾斜,县级派驻机构由43家整合为24家,激活了基层纪检监察新动能。

  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路径。市纪委监委深化“四督贯通”统筹衔接,形成“一本通”强化指导,健全派驻机构参会监督、轮流监督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纪检监察监督与人大、政协、审计等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开展“主题式”联动监督12次,进一步发挥监督综合作用。

  推进清廉单元建设

  形成全域清廉建设大格局

  “我们集团是舟山本土一家以建筑业为核心的现代化集团企业,近年来,我们主动把清廉建设融入企业发展过程中,创设了‘清风指导员’‘企业纪检员’‘清风观察员’的清廉民企‘三员’机制,让廉洁自律、诚实守信成为我们集团每一位员工的守则。”我市一家省清廉民营企业示范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着力发挥清廉单元品牌示范作用,市纪委监委提升“9+8+2”清廉单元饱满度,新培育各类清廉建设示范点100余家,推动清廉建设向基层站所延伸,向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走近。

  聚焦厚植“不想腐”的思想根基,一年来,市纪委监委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在“清廉舟山”微信公众号开设“《条例》每日一学”专栏,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印警示教育案例、忏悔录和廉洁教育读本,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统筹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抓好活动组织、阵地打造等工作:建成市级清廉教育馆、“莲花洋廉洁文化主题公园”面向市民开放、省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海山之镜”迭代升级……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社会氛围不断浓厚。

  过往皆是序章,未来皆为可盼。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关键之年,也是舟山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开局之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将忠诚履职、实干担当,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奋力夺取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新成就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