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我关闭了朋友圈

马文静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22日 第 05 版 )

  □马文静

  跨年夜,烟花在窗外绽放,把夜空点缀得像梦幻般美丽。在这个新旧交替、充满希望的时刻,我下定决心,做出了一个酝酿已久的决定——关闭我的微信朋友圈,开始减少网络社交的旅程。

  这个决定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想把那些花在虚拟社交上的零碎时间都省下来,重新找回自己的自由空间。

  我个性比较敏感,习惯观察他人情绪,每次看到别人的生活方式,自律行为,我也会被内卷;每次发朋友圈收到评论后,也会花费大量时间琢磨如何回复,这样折腾下来,宝贵的时间就悄悄溜走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好像被一条无形的绳子紧紧绑住,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这种状态真的很消极,就像陷在泥潭里,越来越累。

  关闭微信朋友圈后,我感觉自己像是摆脱了重重枷锁,满心欢喜地为自己制定了全新的新年计划,这个计划就像一张清晰的蓝图,涵盖了几个重要的部分。

  我的计划里分了几大模块,将阅读和运动放在首要位置。我和晴宝一起列了很详细的书目类别,我将传统文学和网络小说,育儿书和其他书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一边。晴宝也将自己的书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小学生必读课外书,一类是绘本漫画,另外一类是学习工具书。我为我们的看书记录,标上了B计划三个大字。

  不仅如此,B计划规定每周都要坚持执行,每周都要有清晰的阅读轨迹、详细的学习记录和真挚的日记感悟。晴宝一开始并不喜欢写日记,但看到我拿起笔写日记时,她的眼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为她准备了精美的手账本,贴上可爱的贴纸,配上五彩的标记笔,在这个属于她的小小世界里,她的第一本日记悄悄诞生,开始了她的心灵记录之旅。

  我从小就喜欢写日记,那些日记本记录了我年少的心事和成长的足迹。后来进入网络时代,我开始写日志,记录生活的点滴;毕业后,又写工作计划;再后来,就是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忙碌的生活让我和日记渐行渐远。

  在这个新年的夜晚,当我捧着《理想国》,沉浸在柏拉图的智慧海洋中时,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于是,新年的第一篇日记就这样诞生了。我在日记本上工整地写下:“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觉得这不仅是书中的至理名言,更是我对新一年自我成长和陪伴家人的期望,希望通过阅读和分享,让知识和爱在我的家中流淌。

  与阅读并肩的“A计划”,就是运动。说到运动,我都有点不好意思,我从小就是个不爱动的“小懒虫”。记得小时候,朋友们都活力四射,上山采药、下水摸鱼尽情享受户外探险的乐趣,我却总是畏畏缩缩地站在一旁,当个安静的旁观者不敢尝试,为此没少被老妈调侃是“四肢不发达”。

  时间飞逝,晴宝出生了,她渐渐长成了一个热爱运动的小姑娘,她像一只欢快的小鹿,喜欢奔跑,热衷于一切运动项目。而我,在她的运动旅程中,一直扮演着那个陪着她“重在参与”的妈妈角色。痛定思痛,在新的一年,我决心把运动放在首位,希望借此机会突破自我,拥抱充满活力的新生活。

  如今,新的一年已然开启,我满怀期待地踏上这条自我成长之路。关闭朋友圈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它让我摆脱外界的纷扰,返回内心的宁静。而阅读与运动计划,就如同两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方向。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我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不仅成为晴宝成长路上更有力的陪伴者,也能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困难与挫折,但我已准备好,带着勇气与决心,向着新生活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