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的朝气点缀岛城

——我市开展青年活力提升工作纪实

陈逸鳞 徐世书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21日 第 08 版 )

  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赛

  舟山市青年合唱节

  2025舟山青年迎新跑

  舟山青年夜校

  家门口青少年宫

  舟山青年生活节  本版图片由共青团舟山市委员会提供

  □记者 陈逸鳞 通讯员 徐世书

  青年者,有青云之志,如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团市委积极推动一系列惠青政策出台,在岛城大街小巷营造青春潮流氛围,全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

  回应青年对美好生活方式的期待,让青年留舟、爱舟。不断激发青年的活力,打造一场青年与城市、青年与生活的“双向奔赴”。

  如今岛城的街头巷尾,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青年们正以自身澎湃的活力,无限的创造力,投身到“985”行动的一线建功,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宏大历史画卷中实现自身价值。

  引领文化潮流

  搭建青年活力飞扬“明星舞台”

  夜幕降临,岛城上空飘荡着青春之歌,展现着这座城市的朝气与活力。

  去年8月27日,市青年合唱节决赛拉开帷幕,全市各地的16支队伍,约1000名青年参加角逐。《星辰大海》《童年》《向云端》……青年们用一曲曲激昂的青春之歌,唱出了最真挚的情感、最炽热的梦想。

  近年来,团市委以优秀的文化引领青年,以传统文化为牵引,策划举办各类青年文化活动,涵养青年正气,这场青春飞扬的合唱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注脚。

  2024年,三月春晓,落英缤纷,我市举办了舟山青年生活节,选拔十二花神,融入汉舞表演、华服游园、汉服巡游快闪等新风尚。

  仲夏蝉鸣,只此青绿。“青年与海Hi Young舟山”青年活力月去年夏天拉开帷幕。2个月时间,青年社团展示、青年街舞大PK、青年音乐会、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赛等10余场活动在全市各地轮番上演,吸引1000余名青年参加。

  金气秋分,天高云淡,青年们带上帐篷和好心情,加入“秋野来信 有趣搭子派对”在山海秋色间遇上一场浪漫邂逅。

  初雪新芽,白露为霜。2025年新年的第一天,3500多位青年共赴新年第一跑,用活力满满的脚步解锁2025的健康打开方式。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过去1年,自信独立的青年们在舟山青年发展型城市首支主题曲和MV《Hi Young》中自信出镜,向世界传递积极向上、大气谦和、勇立潮头的现代海洋城市精神;青年们围绕增强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担任“青潮声”青年宣讲员,开展“我在小岛种文化”等宣讲20余场次,覆盖2000余人次。

  据统计,我市各大商业街区、公园广场等,已形成深受青年喜爱的城市青年活力空间20余个,青年文化自发聚集,渐成气候。

  开办青年夜校 构建青年充电提升“精神港湾”

  白天工作,晚上学艺。去年,在一二线城市兴起的“夜校”风刮到了舟山,团市委迅速行动,开办舟山青年夜校,为青年打造充电提升的“精神港湾”。

  去年5月份,团市委推出首期“青年夜校”,共开设烘焙、健身、舞蹈等公开课8门,总课时超70节,不少课程推出即爆满,几分钟内就“秒光”。

  夜校就像成年人的兴趣班,涵盖各个门类选择多样,不同于正襟危坐的传统教学方式,氛围轻松自在,开设的课程也更符合年轻人的兴趣审美。

  首期开设的“青年夜校”课程以培养兴趣、放松身心为主,按照“青年爱好什么,夜校就聚焦什么”的原则,打破了传统进校式的上课模式。

  “夜宵哪有夜校香”“不是兴趣班上不起,而是夜校更有性价比”……一条条走红的网络热词映照出,夜校爆火的主要原因是“便宜”,但能让青年在眼花缭乱的夜生活中主动选择走入课堂的,绝不仅仅只是因为“便宜”。

  夜校打破青年“两点一线”格式化的工作生活方式,让青年破“宅”而出,走出家门,走向社区,摆脱“躺平”“焦虑”,学会自我调试、自我疗愈、自我成长的“救赎”。

  在轻松愉悦的课程氛围中,新的趣缘群体也逐渐产生。青年们自发开展特色社群活动,寻找志同道合的“搭子”,扩圈交友,甚至“脱单”,也让夜校在青年群体中更受欢迎。

  据统计,截至目前,舟山青年夜校已累计推出各类公开课62门,总课时超过506节,精准服务青年超万人次,城市青年的活力正在逐步释放。

  关爱青年生活 共筑青年活力迸发“理想之城”

  持续加力,不断完善的惠青政策体系,让青年在舟更加安居,为青年释放活力,实现价值打消了后顾之忧。

  去年5月20日,来自全省各地市的11对青年人才新人相聚嵊泗花鸟岛,在百年灯塔见证下缔结百年好合的姻缘。

  关注青年婚恋这一现实需求,团市委近年来依托我市海岛资源,积极扩大“爱舟记”青年婚恋交友品牌影响力。

  据统计,去年全市已组织开展机关单身青年交友派对、周末短途游等交友活动36场,为2200余人次单身青年提供精准服务,已帮助92名青年“脱单”,在舟安家立业。

  聚焦青年“后院”的同时,也关注青年“后代”。去年,团市委持续推动“家门口青少年宫”服务扩面提质,入驻人才公寓、住宅小区,来到青年父母的身旁,在全市新增12个点位,增开课程600余场。

  团市委还积极对接广大社会商户,为青年群体争取更多福利,让青年在舟生活总能不期而遇“小确幸”。

  去年,团市委绘制“舟山青年业态地图”,首期整合34家青年业态商家资源,通过发放消费券、直播打卡等形式助力青年消费;联合宁波银行推出“青年卡”,汇集青年消费、金融服务、社群活动等青年特色权益,首批发放2000张;探索推出“青春舟游一票通”,为舟山青年提供长三角区域50余家热门景区超低价畅游权益,邀请青年来一场“city walk”。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展望未来,团市委将进一步引领青年,爱护青年,为青年营造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激发青年活力,为青年成就出彩人生搭建舞台,与青年共建舟山“青年发展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