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热议海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 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便捷度满意度
葛高蓉 刘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17日 第 01 版 )
本报杭州专电(记者 葛高蓉 刘浩)推进共同富裕,卫生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实力,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在今年省两会上,我市省人大代表在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时,纷纷直击痛点、建言献策,积极为舟山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发声。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省人大代表吴静雅扎根海岛基层30余年,长期致力于基层卫生服务事业发展,时刻关注海岛医疗的短板。对近年来舟山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效,她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健康,支持力度大,构建了全市整合型海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一个个突破、一项项举措,吴静雅如数家珍。
破解了历年来舟山市县医疗卫生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难题;积极争取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市、县医院与省级医院均建立了紧密型结对帮扶合作关系,促进县域海岛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突破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健康方舟”送医送药巡回医疗服务……
“为最大程度满足海岛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资源需求,希望能继续得到省里的大力支持,在加强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持续推进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吴静雅建议,要推动长三角地区统一药品、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便捷度,推动基本医保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她还提出,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在线上进行健康咨询问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要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医疗网络问诊,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吴静雅的话,让很多代表产生了共鸣。“建议要深化山区海岛县紧密型医共体改革,构建以人口融合为核心、资源整合为手段、城乡均衡为目标的医疗服务新体系。”省人大代表杨松说,可适当加大对山区海岛县医保基金总量的倾斜,并对医共体向健共体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在山区海岛县推广应用“5G+AR”、AI辅助诊断等远程医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接省、市优质医疗资源,让群众不出岛就能享受专家级诊疗服务。同时,针对山区海岛县老龄化程度高的情况,对自助服务终端进行适老化改造。
“建议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人员能力提升,进一步推动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项目提容扩面。”省人大代表卢建波则从两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海岛县在医疗人才、诊疗能力等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支持。”卢建波建议,在“万医进修”的基础上,由省级层面开展基层医疗人员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开展为期三到五年的全面轮训,重点提升常见病处置、慢病管理和急危重症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增强基层医疗人员的基本全科能力。
卢建波说,目前岱山县长涂镇中心卫生院与杭州市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帮扶合作,新增了中医内科、中医康复等特色门诊,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希望能进一步提容扩面,推动医疗资源较丰富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海岛县基层乡镇卫生院实现“一对一”帮扶全覆盖。
此外,就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代表们还建议,要推进海岛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结合社会需求增设银发经济相关专业,鼓励开展养老护理等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及评价,为银发经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