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城乡一体 海岛成“链” 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谱新篇
石艳虹 江婵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10日 第 03 版 )
本稿图片由舟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记者 石艳虹 通讯员 江婵
乡路纵横,每一辆奔驰的公交车都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海岛相望,每一条穿梭的航线都书写着海岛共富篇章。2024年,舟山交通持续优化水陆出行公共服务,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打造“蓝色岛链”,在海上花园城市建设中勇当先锋,开辟翻山越海的新途。
在定海,2辆由7座商务车改造的“共富微巴”小型公交车开进里钓岛,全天运营12个班次,票价2元/人,老年人还能享受半价、免费等优惠,打通小岛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在普陀,一条串联起普陀东港城区和展茅美丽乡村的“520海誓山盟线”投用。只需一张2元车票,即可自城区出发,畅游“最美公路”。在嵊山箱子岙客运站,公交车到终点站后,旅客步行100米左右就可到码头,完成了全市水陆联运“零换乘”的最后一块“拼图”。目前,全市3A级以上景区公交通达率、建制村0.5公里通客车率均达100%。
2024年,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一路生花:建制村0.5公里通客车率达100%,全市31个水上客运站公交换乘距离在100米以内的比例达到100%,实现水陆“零距离”换乘全覆盖。新改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含公交首末站)18个,实现100%全覆盖;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辆71辆,城乡公交新能源车辆占比达68%。打造3条敬老爱老公交线,开通2条通学微公交线路,舟山城乡公交一体化率从2022年的84.6%跃升至2023年的94.1%,全省排名从第7名进位至第3名。去年7月,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现场会在普陀举行,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成果,获省厅主要领导肯定。
如今,市域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步伐还在加快,新城区域将试运行王家墩—海运学院、浙海大(北门)—海运学院、浙海大(北门)—合兴站、长峙车客码头—合兴站等4条定制、通勤、便民线路。这4条线路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加持”,在兼顾原有客流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百度热力图和支付宝、移动出行数据生成“最优解”,将公交服务从“跟着路走”转变为“跟着人走”。
这一年,让市民和游客获得感满满的,除了越跑越方便的公交,还有不断延伸的“蓝色岛链”。作为浙江“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之一,“蓝色岛链”工程高票通过交通部专家组验收。指尖购票、票价惠民、船舶更新、场站提升、渡运公交化……曾经的期许已经照进现实。
一站购票更便捷。市交通运输局围绕建设统一端口的要求,重新打造了全市统一的交通票务平台“舟山交通”,接入岱山、嵊泗、海星轮船、海峡轮渡、普陀交投、海通客运、东极海运等8家售票系统端口,实现进出舟山汽车票网上售票全覆盖。定海客运站南部诸岛航线纳入网上购票系统,改变了以往只能线下订票的历史。去年12月1日起,宁波北仑峙头车客渡码头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的网络购票服务上线,网上购票突破了地域限制。
航线品质更优质。截至2024年底,我市开辟长峙至桃花高速船等民生航线24条,累计开通水上客渡运航线88条。迭代升级双体高速船“普陀祥云”等“运游一体”商旅客船,打造海上穿梭巴士,完成22艘船舶新增更新,船舶平均客位数由242人提升至268人。去年9月29日,“小岛你好”新型游轮式客滚船正式投入岱山燕窝山至小洋山(沈家湾)的航线运营。作为舟山首艘高端、舒适、环保的新型游轮式客滚船,其首次引入了航空商务式的舱室空间并配备现代化娱乐设施,为旅客提供高速服务区式的乘坐体验,开辟了水路客运服务“新纪元”。
候船体验更良好。去年8月28日,改造一新的沈家门半升洞码头投入试运营。该场站中心厅分为上下两层,配置5个候船区域,配套615个座位,并在进站口、售检票通道等均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服务台提供常用药品领用、行李寄存、共享轮椅、遛娃推车一系列便民服务及设施,全面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渡运费用再降低。我市出台《舟山市渡运公交化改造实施方案》,推动票价优惠、管理规范。改造范围内的渡运航线,统一执行不高于6元/客的公交票价机制,还面向全社会特殊人群叠加实行票价优惠政策。目前,我市完成渡运航线公交化改造18条,其中定海8条、普陀6条,岱山2条,嵊泗、新城各1条。
千岛之间也能阡陌纵横。随着市域公交一体化的推进,“蓝色岛链”工程的延伸,岛屿之间的空间壁垒不断被打破,群岛共通、诸岛共富的生态链活力焕发。新征程上,舟山交通必将实现高质量、跨越式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