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援越抗美的战斗岁月

包善昌 周永章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09日 第 03 版 )

  包善昌(左1)以亲身经历给下一代讲我高炮部队援越抗美中战斗故事

  包善昌“光荣在党50年”留影

  我高炮部队在越南防区阵地演练

  身着越军军服的我高炮部队战士在阵地合影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包善昌/忆述  周永章/整理

  2025年是援越抗美60周年。每当回忆当年我和战友们在越南抗美的艰苦战斗岁月,心情就像东海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我高炮部队激烈空战的画面和战友壮烈牺牲等情景,一直刻骨铭心地留在脑海中。

  奔赴援越抗美战场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帝国主义借“北部湾事件”,悍然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的南大门。美国军用飞机侵入我国海南岛和云南、广西上空,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打死打伤中国船员和解放军战士,威胁到我国的安全。1965年4月,应越南劳动党的请求,毛主席和党中央作出了援越抗美的决定。

  1965年9月,我刚满18岁,便从江苏省启东县入伍到东海前哨。我的连队在定海小竹山岛,四面环海,面积仅0.03平方公里,但它是鸦片战争中,清军抗英将领葛云飞守卫过的地方。我以老前辈和部队“老海岛”为榜样,以岛为家,爱军习武,当兵第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7年5月,连队党支部秘密地进行援越抗美动员,抽调部分人员加强到高炮66师参加援越抗美作战。指导员余奎芳在全连动员会上说:“毛主席发出了‘调高炮部队入越轮战’的命令,我们要坚决执行!党团员要带头报名!”动员会一结束,我就用针刺破手指,第一个用鲜血写下参战申请,交到连队党支部。经团党委批准,我与全团45名官兵成了首批援越抗美人员。

  同年10月,我们舟嵊要塞区400多名援越抗美官兵由团长王铎铭、团副政委曹柱亭带领,跨海经宁波、南京后直奔安徽蚌埠南营房。我们团45人被分配到高炮66师615团,我和高涛等战友被分到该团5连。高炮66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曾辗转祖国南北,为保卫祖国领空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其中615团曾参加过国庆四周年阅兵。官兵家属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部队探亲,加上我们加强人员编入,住房困难。临时来队的官兵家属只好打地铺。部队经短暂整训就要开拔了,父老妻儿含泪站在路边送别亲人。

  因保密需要,列车载着车炮和官兵,向云南昆明宜良进发,列车多数时间昼停夜行。过安徽等六省一市,3000多公里,停停靠靠走了7个昼夜,到达集结地昆明大荒田。

  出国前的准备紧张而有序:军车牌统一换上专为援越抗美特制车牌;官兵每人换上越式军装,并在军衣里面写下自己的姓名、血型;个人留下的衣服等打包写上邮寄的家庭地址和收件亲人;组织学习常用越语、发放急救包和做战前训练动员后,部队士气高昂。官兵经过短暂强化演练,奉命摩托行军直奔云南省南部的河口县(现为县级市)。

  记得那天是1968年的元月18日,河口县男女老少倾城出动,站在路两边欢送子弟兵。老大爷、老大娘拉着我和战友的手久久不放,含着泪花说:“孩子们,盼你们早日凯旋!”姑娘、小伙把装满温开水的军用水壶挂到官兵肩上;孩子们把水果装进大家的挎包后高声喊着“祝叔叔一路平安、多打胜仗”……这场景和真情,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终生难忘!

  在“祖国再见”“亲人再见”声中,部队车队经友谊桥进入北越的老街,在夜幕笼罩下向安沛挺进。

  1968年元月20日凌晨,我和战友们终于到达安沛作战阵地。

  成功击落美军飞机

  全连官兵一放下行装,紧接着就人拉肩扛将85高炮等装备拉入阵地就位,争分夺秒精心做好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那天,雷达、指挥仪、火炮在轰鸣的油机声中联动。我和战友高涛不顾劳累,反复擦拭着火炮和炮弹,准备随时投入战斗。突然,防空警报响起。连长徐成友当即令全连官兵迅速进入一级战备。我抬头一看,发现几架美军轰炸机已飞临防区阵地上空。就在这时,只见一道白光从天而降,随后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顿时阵地上和周围一片火海……这次空袭,我连的黄兆生、秦文源两位战友不幸被美军飞机发射的“百舌鸟”导弹弹片击中,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就在几个小时前,我和他俩还在车上分着吃一个面包,没想到在敌机空袭这短短的10多分钟内就同他们阴阳相隔。我和战友们亲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更激起心中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指导员带领全连官兵在阵地上庄严宣誓:“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坚决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经历这次敌机空袭,我和战友们进一步做好了随时为援越抗美献身的准备。当天晚上,我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带头冲锋陷阵。如果儿子为援越抗美、保卫祖国‘光荣’了,父母大人千万要保重,为儿子感到骄傲!”

  几天后,夜幕刚降临,我和班里的战友正围坐在马灯下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忽然,“呜——”的防空警报又响了起来。全连官兵就像离弦之箭,直奔炮位。雷达屏上显示:4架敌机(其中F-105、F-4C各2架)正向我团防区飞来。瞬间,天空被探照灯照得如同白昼。指挥仪报告敌机距离我方阵地20公里。敌机“隆隆”的声音由远而近。联动、瞄准、对正,连长抓住敌机攻击间隙的最佳战机,果断下达了“放”的口令。刹那间,全连85高射炮齐鸣。几乎在同时,周边阵地兄弟营连的57、37高炮和14﹒5高射机枪也先后开火,在空中构成密集的火力网。狡猾的敌机飞行员见势不妙,慌忙投下炸弹后便要逃跑。其中2架敌机升至接近8000米的高空,但仍在我连85高射炮有效射程内。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我双耳被炮声震伤震聋,左耳膜穿孔流血。我坚持带伤参加战斗,迅速地把一箱箱几十公斤重的炮弹送到炮位。全连官兵同仇敌忾,连续发射炮弹。激战中,1架敌机被我高炮弹击中。“我们击落敌机啦!”阵地上欢呼声经久不息,响彻夜空。山下的越南老百姓闻讯后齐声高呼:毛主席莫南(万岁的意思)!

  此次我高炮部队击落美军飞机,既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也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军威。随后,我高炮66师在多次空战捷报频传:全师共击落敌机12架,击伤敌机8架。归国后受到南京军区的表彰。

  对空作战中, 我们5连阵地先后3次遭美军飞机实施导弹攻击,我也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首次空战,我两耳膜被炮弹震伤,左耳流血,好多天听不见声音,和战友只好用手语交流。后经部队医院治疗,我虽然听力好转,但仍留下5级伤残。

  搜寻击落敌机残骸

  随着越美巴黎酝酿谈判,敌机空袭有所减少,我被抽调到团里刚组建的敌机残骸搜集队,开始全新的战场生活。寻找被击落坠毁敌机残骸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需要尽快适应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同样面临生死考验。自从加入残骸队那天起,队长王胜天就要求大家不怕苦和累,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根据敌机击落坠毁的大致方向位,我们每人携带冲锋枪、雨衣、水壶、背包、急救包和装5公斤大米的长条袋,深入索龙深山老林搜寻。翻越了一个个山头,越过一条条水沟,在一片片雾水的深山老林中艰难前行。“蚂蟥!”不知谁叫了一声。大家停下一看,几乎每人脚背上已爬满了蚂蟥;抬头望去,树上的蚂蟥闻到血腥味,居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降下来直往大家的头上和脖子里钻,瞬间让人毛骨悚然。北越向导用手示意:“戴好头盔,这里不能停留,要快速通过蚂蟥区!”不知走了多久,我们累得两腿打软,但不敢停下休息。接着又断粮断水,大家就用野芭蕉充饥,用丛竹水解渴。一天临近傍晚,我们终于在一处悬崖下的丛林中发现1架美军飞机的残骸,随即在飞机残骸周围做了标记。根据任务分工,由我拆下尚完好的飞机发动机涡轮片和带USA的碎片。

  返回的路上,天漆黑一团,我们又陷入迷失方向的困境。“莫急,莫急!”王队长让向导休息片刻,判明了大体方向后,便跟着向导用刀砍荆棘和小树开路,大家随后跟进。直到临近天亮,我们跟着向导找到苗寨后,累得倒头就睡。不知过了多久,大家在苗寨老乡的叫喊声中才醒过来,这才发现大腿上有不少吸饱血的蚂蟥。我们在清除掉身上的蚂蟥后,庆幸又经历了一次特殊的生死考验!

  第二梯队的战友根据我们所留的标记,很快找到那架美军飞机的残骸,并抬回了6管转轮炮和一些有价值的飞机残片,赞扬我们是:“开路先锋,当记首功!”当时我写下了几句顺口溜:“索龙索龙高半天,援越勇士意志坚,寻获F-105,我为祖国作贡献。” 

  舍命抢救战备柴油桶

  连续几天大雨,山洪暴发。我们临时营地附近的油库因地势低危在旦夕,上百公斤重的柴油桶被洪水冲得东歪西倒,有的直接被洪水冲走。这批柴油桶是我国不久前援助北越的战备物资,不容有失!负责看管油库的几名当地女民兵和职工急傻了眼,慌忙来向我们求救。

  险情就是命令!王队长带领我们5名战士不顾危险,冲到洪水中将柴油桶一个个推拉到岸边或高处,设法固定牢。这当中,我的手指被山洪冲下来的一只柴油桶碰压到了,顿时鲜血直流。我撕开急救包用纱布包扎后又投入了抢救柴油桶之中。经过一天的奋战,数十桶战备柴油被我们全拉送到安全地带。附近的村民目睹此情景,纷纷伸出大拇指,用越语赞扬:中国军人真了不起!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手指上的伤痕留下了永久的纪念。我先后荣获上级颁发的“援越抗美”纪念章和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签字的“团结战胜美帝”参战证书。

  32万中国军人援越抗美,为越南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任国防部长秦基伟题词“援越抗美的英勇业绩永载史册”。

  我在援越抗美的战火中成长,变得更加勇敢坚强。轮战结束归国后,我又回到舟山老部队。历任排长、连副指导员、团政治处干事、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和舟嵊要塞区司令部直工处长等职,荣立三等功2次,1988年由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我上校军衔。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想起那战火纷飞的援越抗美岁月和那些至今埋在异国的战友,不禁感叹: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祖国的领土、领海不容侵犯!我们要不忘初心和使命,永远听党的话,跟着党走,积极为富国强军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