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街道激活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打通为民服务“神经末梢”

吴建波 朱琦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02日 第 03 版 )

  □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朱琦

  本报讯  近日,新城千岛街道荷塘月色小区顺利完成7个居民单元的电梯换装,消除了因电梯老旧带来的安全隐患。“新电梯装好,这下安心多了。”居民邵先生高兴地说。

  据了解,去年,千岛街道制定电梯换装计划,街道相关负责人与社区、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一起上门走访,为居民答疑解惑,最终取得居民一致同意,推动了电梯换装实现突破。

  千岛街道地处舟山本岛中心区域,拆迁安置项目、商品房等多类型小区交叉分布。去年以来,该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重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扬帆争流·领航千岛”党建引领下化“治理配角”为“治理主角”,从源头上提升居民幸福感。

  每周五,千岛街道包联领导都会带领联社驻村团队,到所联系社区听取一周网格走访服务情况汇报,并对搜集排查到的不稳定因素、难点热点问题、安全隐患等进行会商处理。通过“上下协同,多方联动”,街道架起协商议事“连心桥”,激活多元主体、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力量。

  走进绿岛社区,一间“乐众调解室”引人注目。一张圆桌,一圈椅子,小小调解室化解邻里烦心事。“线上依托微信群收集居民诉求,线下通过‘议事长廊’网罗社情民意,夫妻矛盾、工地施工扰民等基层治理中常见的矛盾都能在这里得到一站式化解。”绿岛社区副书记周静介绍,社区邀请了退休法官作为法律顾问加入调解室,每周三作为常态化法律咨询服务日,目前已解决邻里纠纷等19例。

  针对安置户较多的实际情况,绿岛社区还打造了“红色议事厅”议事协商平台,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以党员为核心骨干,引入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开展“多元主体”议事协商活动,解决个性化问题诉求,推进社区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作为典型的拆迁融居社区,红茅山社区聚焦“一老一小”,在党建引领下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治理机制,探索“融城共居”。社区针对老年群体开设银龄课堂、老年大学教学点,引入大学生志愿者、文艺爱好者等提供教学服务,还根据老年人、残疾人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点单式学习服务,已吸收固定学员150余名。社区“家门口青少年宫”开展的素质培训,让社区青少年近距离享受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红茅山社区副书记张岚介绍,目前已开设7类课程,报名学生4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