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长远谋划引领村民共富

葫芦岛15亩艾草基地完成首批种植

袁甲 沈碧红 徐丽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31日 第 02 版 )

  □记者 袁甲

  通讯员 沈碧红 徐丽佳

  本报讯  今年以来,普陀区东港街道聚焦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艾草产业,细选适种地块,选育优良品种,全力推进艾草种植示范基地项目落地葫芦岛,带动小岛村民增收致富。近日,葫芦岛艾草种植示范基地首批艾草种植完成。

  “种艾草一年只需除两次草、施两次肥,而且对水分的需求少,非常符合葫芦岛人口以老年人为主、淡水资源少等客观条件。”驻东港街道葫芦村第一书记、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教授施家威介绍说,“今年驻村以来,我一直在寻找适合葫芦岛的产业项目。经过多次尝试,又结合自己正在研究的相关课题,最终圈定了艾草这一中草药作物。”

  “阿拉岛上本来就有很多野生艾草,以前岛上的人伤风感冒了就吃它,效果很好。现在村里带领阿拉村民种艾草,大家都很支持。”正在种植示范基地选苗种植艾草的62岁村民杨锡芬说,虽然她还不太了解艾草的经济价值及其衍生产业,但坚信这些艾草能成为葫芦岛的“致富草”。

  据了解,艾叶采摘后经过反复晾晒与陈化后,每公斤市场价30到40元,通过进一步加工制得的艾绒,每公斤市场价在200元左右。艾草一年最多能割3茬,一次种植能收6到10年,总体经济效益较为可观。施家威介绍,种植示范基地首批种植的艾草品种是从四明山选育的海艾,种植规模15亩,明年端午节前就能收获,预计艾草鲜叶产量在5000公斤左右。

  东港街道将着力打造艾草种植产业链,推进艾草加工、销售、养生等融合发展,深挖艾灸文化,提高艾草附加值,为村民创造更多增收渠道。“种植艾草是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葫芦岛艾草的品牌。下一步,将探索艾草深加工和品牌建设,研制独具葫芦岛特色的艾草香囊、艾灸条、颈椎贴、手工皂等养生产品和伴手礼。”施家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