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艘甲醇加注船舶在舟开建

为舟山自行设计,预计明年底投用

刘凯 郑芬 王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26日 第 01 版 )

  效果图 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供图

  □记者 刘凯 通讯员 郑芬 王磊

  本报讯  日前,由舟山润吉海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6670载重吨甲醇加注船舶在岱山开建。该船由舟山自行设计建造,为浙江省首艘甲醇加注船舶。这标志着舟山在绿色能源船舶加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船为中国船级社级油化船,船型设计符合“舟山船型”要求,为双底双壳结构,拥有甲醇加注及燃料油加注双系统,建造周期约11个月,预计于2025年底投入使用。

  “该船为双功能型,与一般的供油驳船相比,最大的难点就是甲醇加注系统的设计安装。”船舶设计方、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斌方表示,绿色低碳已成为船舶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甲醇燃料被视为未来船舶清洁能源的重要选择。两三年前,该院已着手联合中国船级社进行相关的技术储备。“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次重要的尝试和突破,我们会持续跟进船舶建造进度,配合船东船厂保证船舶顺利交付。”杨斌方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营运和在建的甲醇船舶超过230艘。马士基、中远海运等航运巨头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甲醇燃料动力船舶的建造和改造。新能源船舶的规模不断扩大,也意味着未来甲醇燃料加注市场是一片蓝海。而且全世界能加注甲醇燃料的仅有15个港口,目前国内仅有上海港具备“船—船”绿色甲醇燃料同步加注作业能力,舟山或将成为国内第二个具备甲醇燃料加注作业能力的港口。

  “我们也是看重清洁新能源这一新赛道,使用清洁能源的船舶会逐渐替代碳排放量高的船舶,这是必然趋势。”舟山润吉海运有限公司曾打造“舟山船型”首制船——“润吉1”号,该公司负责人陈科佳表示,针对舟山海域的特点,继续开发具备甲醇加注功能的供油船有助于提升我市航运企业在甲醇燃料供应链中的综合竞争力,“虽然比普通供油驳船增加20%~30%的成本,但是这艘船能够填补市场的空白,也能为我市绿色航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甲醇加注船舶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大力鼓励企业投身绿色航运发展。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深化政策引导、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以及拓展市场推广与合作,积极参与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航运体系构建,为推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提供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