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天堑通 潮涌千岛逐浪高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25日 第 02 版 )
俯瞰舟山跨海大桥 摄影 通讯员 姚峰
□记者 方智斌
今天,是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十五周年的日子。
大桥通车,让舟山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十五年来,国家级群岛新区、综保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相继落地。今年11月,舟山又被赋予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重大使命,迎来发展新机遇。
跨越,重塑交通格局
市大桥建设管理中心的舟山跨海大桥监控指挥大厅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进出舟山的车辆。
数据显示,舟山跨海大桥开通第一天,通行量约8600辆次;今年以来,大桥的日均通行量已经达到了3.89万辆次。
让我们将时间拨回25年前。
构筑一条通往大陆的通道,一直是舟山人民的梦想。
1999年9月,大陆连岛一期工程中的岑港大桥开工,拉开了舟山人“跨海登陆”的序幕。随后,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相继开工。2005年,投资更大、建设难度更高的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开工建设。
五桥连珠构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舟山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创造了世界最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世界第一座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中国悬索桥第一高塔等一系列全球、全国纪录。
百年梦想,一夜梦圆。2009年12月25日,抢“头车”的市民不畏严寒,早早守候在双桥、蛟川等收费站等待上桥。当天23时58分,舟山跨海大桥全线通车,舟山由此跨入了崭新的大桥时代。
跨海大桥重塑舟山交通格局,让舟山完全融入长三角区域国家高速公路网络。
十五年来,舟山的交通快速发展。2019年9月28日,东西快速路、富翅门大桥通车,舟山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2021年12月29日,舟岱大桥建成通车,高速公路直通岱山。
而今,舟山交通又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六横公路大桥、甬舟铁路“两高一铁”正在加速建设中,高速公路网日趋完善。舟山至上海跨海通道(沪舟公路通道)前期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腾飞,激活经济动能
“可以说大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也给舟山带来了发展机遇。”省人大代表朱思军说。
2010年1月,“2010港澳·浙江周”活动在香港地区举行,参会客商对舟山进入大桥时代后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兴趣浓厚。1000多份招商资料被客商索要一空。这次“浙江周”活动中,舟山签下3项投资大单,成为最大赢家。
2009年下半年,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发出招聘信息,一连招到3名原在外地大企业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企业负责人说。
作为老牌外贸企业,浙江舟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明富直言:“大桥通车带来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俞明富粗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前,公司运货的集装箱车去宁波要经过2趟轮渡,单车单程轮渡费就要五六千元;舟山跨海大桥以及舟岱大桥通车后,单车单程过桥费只要几百元。每年光集装箱车的运费就节约了几百万元。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随着以跨海大桥为先导的交通设施日益完善,越来越多客商看好舟山发展,绿色石化基地、金塘新材料等大项目相继花落舟山。
大桥通车还带来了一拨拨游客潮:2010年“五一”假期首日,进入舟山的车辆有26000余辆,创历史新高;2010年国庆假期期间,12.6万辆车次进出舟山跨海大桥双桥收费站;2011年“五一”假期首日,普陀山进山游客破5万大关,创单日历史新高。今年国庆假期期间,舟山接待游客超230万人次,经舟山跨海大桥进出舟山本岛的车辆有57.3万辆次。
“这15年,舟山跨海大桥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修力认为,跨海大桥的接续发力,让舟山完成了从“海中孤岛”到“海上枢纽”的华丽变身。
跨海大桥打开了舟山经济地理空间。如今,舟山连岛高速公路总建设里程达到74公里,跨越8个岛屿,拥有10座大桥,成为中国最长跨海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
人流、物流、信息流畅行,推动舟山经济发展驰骋在“快车道”上。舟山地区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539.9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2100.8亿元。
提速,托起幸福民生
每一条新的交通线路,都承载着人民的幸福梦想。
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带来的变化让浙江海洋大学人事处处长姜华帅感触很深。“我是2008年来舟山工作的,当时要车换船、船换车,有些不方便。”姜华帅介绍,特别是遇到大风、大雾,轮渡就会停航,赶不回学校或赶不到外地,只能“望洋兴叹”。
大桥通车后,姜华帅又找回了可“随时出发”的便利。“和老同事交流时,不少人都会提起,进入大桥时代的海洋大学更有吸引力了。”他说,每次赴外地招聘,他和同事都会特别介绍舟山跨海大桥。
平时工作在舟山,周末赶到宁波与家人团聚;平时工作在宁波,周末返回舟山看望父母……大桥通车后,舟山和宁波进入了“同城时代”。市民胡先生介绍,他开车从新城出发,经舟山跨海大桥,仅需一个半小时就到宁波市中心了。
有了大桥,物流来往便利,各类消费品越来越丰富,市民得到了越来越多实惠。
市民包孟娜非常关注甬舟铁路项目,每次看到有关项目最新进展的新闻,都会在朋友圈转发、点赞。“早年在外求学,免不了四五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总幻想有一天舟山能通高铁,那该多幸福啊!”她说,特别期待坐在高铁上,换一个视角看舟山跨海大桥。
展望,赋能美好明天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多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区、自贸区建设成果丰硕。
舟山已建成全国最大、世界领先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原油年加工能力达4000万吨;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油品储存能力超3800万立方米,已建、在建LNG项目接收规模超2500万吨;建成全国第一、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保税油年供应量超700万吨;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气贸易港,集聚国企、民营、外资等各类主体万余家,实现油气年贸易额近万亿元。
今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舟山开发开放站上新的发展起点。
春山在望,未来可期。全市上下将以“八八战略”为引领,弘扬“六干”精神,聚力实施现代海洋城市“985”行动,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