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船舶—航运—能源产业绿色发展三方对话会昨在普陀举行
跨界对话,共谋海洋产业融合新篇
陈颖丹 丁相如 王宏宇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21日 第 01 版 )
□记 者 陈颖丹
通讯员 丁相如 王宏宇
本报讯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昨天,2024船舶—航运—能源产业绿色发展三方对话会在普陀举行。国际航运业企业、重点船舶海工产业链企业、能源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等齐聚一堂,以“绿色驱动、融合共赢”为主题,深入聚焦当前三大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推动产业间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共建产业融合发展新生态。
在广袤的海域中,航船是经济活动的载体,船舶修造业则像后盾,致力于为这些航船提供必要的维护与支持,而能源产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航船持续向前发展,三者都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会上,各行业的专家分别围绕各自领域发表了主旨演讲,船舶修造、国际航运、能源企业及专家代表进行了沙龙对话,共同谋划产业未来发展和三业融合的愿景。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信息部副主任曹博说,舟山的船舶修造产业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成为世界的一个标杆,在全球船舶修造行业格局深度变革的当下,舟山更应巩固好自己的优势,深度挖掘新质生产力,稳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舟山目前正在积极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这次三方对话中提到的绿色修船、智能修船,正是契合这一宏观规划与时代需求的关键路径。”曹博说,比如绿色修船,可有效降低船舶运营成本与环境压力,吸引更多国际航运企业选择舟山作为船舶维修保养基地,进而带动相关大宗商品如船舶维修材料、能源物资等的流通与配置。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参照保税燃料油加注管理模式,开展生物燃料油、绿色甲醇、液氢、液氨等新型绿色船舶燃料加注试点。下紧转第4版▶ ◀上紧接第1版 这让浙江舟山浙新能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寿东升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广阔的业务拓展前景。
“我们集团有一家专门从事船舶脱硫改造的公司,六横很多船舶修造企业也实施了我们的脱硫改造,今后的合作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寿东升说,能源产业与船舶、航运行业密切相关,今后将充分发挥浙能集团在低碳化、清洁化上的优势,与船舶修造、航运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新型绿色船燃市场的应用场景与技术创新路径,在推动船舶节能降耗减排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自身在能源转型浪潮中的市场份额与行业影响力。
普陀区在发展船舶修造、国际海事服务、能源产业上,也有着明确的战略布局与坚定的发展决心。
对话会上,普陀区政府明确表态,未来将重点融合发展船舶修造、能源供应、船舶航运三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绿色航运、智能航运等新兴业态,持续做强锚地综合海事服务,建成“1小时海事服务圈”。依托鑫泰西白莲绿色海工制造与运维基地、中远蟑螂山码头船坞新建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做强做深新能源装备改装、海工装备修造等业务,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同时充分利用综合能源多能互补优势,更好发挥开放枢纽链接全球作用,奋力将普陀打造成为全省标杆的清洁能源转换枢纽、全国领先的高端船舶航修基地、国际一流的综合海事服务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