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上综合服务区,我市海事服务“两区五园”布局再落关键一子
中国虾峙门(普陀)国际航运产业园昨开园
陈逸麟 丁相如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20日 第 01 版 )
航拍镜头下的中国虾峙门(普陀)国际航运产业园 摄影 通讯员 陈雨露
□记者 陈逸麟 通讯员 丁相如
本报讯 昨天下午,中国虾峙门(普陀)国际航运产业园举行开园仪式,正式面向国内外锚地船舶提供船舶技术、物料补给、船员换班等综合性服务。这也意味着,我市海事服务“两区五园”布局再落关键一子。
下午3时,开园仪式正式开始,园区运营企业、首批入驻企业等进行了现场签约。来自国内外的近百名船东、船级社代表以及船舶修造、装备、供油企业负责人走进园区参观并现场洽谈合作。
据介绍,中国虾峙门(普陀)国际航运产业园坐落于朱家尖西岙,面朝通航能力20万吨级的福利门水道。园区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设有海事服务技术维修车间、物料仓库、配套码头、综合服务大楼等。目前,园区已引进国内外船配、船员服务等十余家企业进驻,还有多家企业正在陆续洽谈,寻求加入。
走进园区海事综合服务大楼1楼,这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船用装备、配件,船员生活用品。舟山中港汇通海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飞正向客商介绍着重点产品。
林飞告诉记者,以往来舟的国际船舶主要依托各大岸基船厂开展物料补给、船舶维修等服务,所需时间和费用都相对较大。作为首批入驻园区的服务企业,舟山中港汇通主要向船舶锚地航修提供核心零部件,让船舶在锚地就能完成部分船用设备的检测、更换和安装,为船东节约成本。
近期刚刚获批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明确提出,支持舟山深化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尤其要推动锚地供应服务从单一供油向物料补给、船舶维修等一站式服务拓展,允许开展锚地航修试点。
作为《方案》获批后舟山首个投运的综合性海事服务园区,中国虾峙门(普陀)国际航运产业园已经瞄准了锚地这一当下的热土。
“目前,我们已对整个园区的运营作了整体规划,核心目标就是面向外锚地,不断延伸海事服务的辐射范围。”园区运营方、洲际船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泽凯说:“《方案》的获批让我们信心百倍,我们一定汇聚多方合力,争取打造出一座‘海上综合服务区’。”
多年深耕海事服务产业,舟山已成功跻身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及国内第一大补给港、最大的外轮维修基地和船舶交易市场。目前全市已集聚船舶维修、船员服务、船舶管理、船舶经纪、海事仲裁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服务机构1600余家,预计今年总产出将突破630亿元。
当下,舟山正聚焦《方案》部署,加速布局打造海事服务“两区五园”,持续完善海事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两区即新城和普陀两个省级航运服务集聚区,五园包括新城小干岛、普陀虾峙门、定海干(石览)、岱山衢山、嵊泗洋山五个海事服务产业园。
“虾峙门产业园的投运,意味着全市海事服务发展布局再落关键一子。目前,除洋山产业园还在建设外,其余园区都将在今年年底前投运。”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海事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部建成后,我市将充分发挥“两区五园”的功能,链接锚地船舶、园区、岸基服务企业,形成覆盖全域的“园区+锚地”一体化服务运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