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有了家门口的特种设备检测高能级实验室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16日 第 03 版 )

  □记者 陈瑶 通讯员 章佳琪

  本报讯  走进鱼山岛,岛上最西面中煤岱山鱼山电厂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数台吊机在进行锅炉钢结构吊装……近日,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王敬东走进项目现场,对项目前期的设备基础施工,进行安装前的指导帮扶。

  日前,岱山县与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正式签订大型石化装置检验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战略协议。今后,该实验室将对涉特种设备企业建设、生产、运营、科技创新等各个阶段进行全流程服务。

  “我们火电企业各生产流程几乎都涉及到特种设备,从制造、安装到使用,都需要相应的监检和标准支撑。”中煤(舟山)发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锅炉主管徐东风感慨,根据相关特种设备检验规则,以前该企业特种设备焊评的理化、金相、腐蚀试验等工作,都需要求助宁波等地的资质单位。“今后‘家门口’有了有资质的高能级实验室,能实现就近检测和上门监检。”在徐东风看来,这对于生产效率提升和各项成本缩减都有很大的帮助。

  据统计,岱山县目前共有注册登记特种设备22910台(套),压力管道1.5万公里,是省内排名前列的特种设备使用县(区)。而浙江省特科院拥有全国首批认定的特检机构最高技术等级甲类A1资质,“这一类资质,市内原先是没有的。比如中煤电厂建设的是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以前舟山没有相关资质单位可以进行定检。实验室的落地将为我们日常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该县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副科长蒋栋如是说。

  根据共建协议,未来省特科院拟陆续投入仪器设备和相关设施超5500万元,计划建设面积约10000平方米,打造包括力学性能试验室、化学成分分析测试室、物理金相检测实验室、失效分析实验室、大型成套装置RBI技术中心、高温设备在线监测检测技术中心等在内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该实验室预计明年建成投用,将搭建集各类特种设备风险评估、检验检测、安全评价和科学研究、培训科普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创新平台,联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实验室的研发成果以及发明专利、标准优先选择在岱山落地,我们每年开展入企科技合作项目不少于5项,论文和科研项目每年不少于每项3篇,并且利用省特科院一系列人才政策,从县外引进符合条件的人才。”省特科院容器所副所长雷胜军介绍,该实验室将实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用减免、免费开放实验室等各项企业帮扶政策和优惠措施,还能根据需求开展岱山石化行业特种设备相关产业高级工程师技术指导、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及培训。“岱山基地是省特科院第八大产业服务基地,能辐射舟山及其周边地区,让服务需求从‘外流’变‘内流’。”雷胜军说。

  “引进这个实验室,是我们响应创新浙江的一个实际行动,也是推动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一个具体举措,为促进提升县域石化行业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岱山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刘海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