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公安深化构建海岛全维度智慧化管控体系
刘宇翔 邹训永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12日 第 04 版 )
普陀沈家门派出所联合巡特警大队开展无人机海上巡查行动
□刘宇翔/文 邹训永/摄
普陀是典型的海洋大区,海域辽阔、岛屿星罗棋布,区域内拥有众多优良港口港湾水道,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同时也对公安机关做好保障护航提出更高要求。普陀公安以无人化管控体系建设为切口,探索精准破题之策,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普陀公安立足海岛海洋实际,坚持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突破口,以新技术装备为支撑,按照“全维度布局、数字化建设、场景化应用”思路,深化无人化技术服务实战水平,构建海岛全维度无人化管控体系,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端感知设备自动预警,无人机升空飞向目标空域,无人艇下海快速驶向目标海域,综合指挥室内民警通过实时图传信息快速分析研判,应急处突分队整装待发……这是11月下旬普陀公安无人岛管控演练中的一幕,通过无人化设备实现“主动识别、提前预警、精准处置”。
这是普陀公安无人化应用于实战的一个缩影。普陀公安聚焦“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强化产业岛无人化应用管理、服务、监测保障,积极构建“中心岛+卫星岛+无人岛”三级岛链防护圈,打造产业保障“智慧岛链”。推进公共视频监控一体化建设,搭建“智慧蓝海”科技管控平台,拓展建设“无人机警航”“智控港区”“海安牧场”等数字场景,通过三维建模整合各类警务数据,打造海岛“科技铁桶”,实现“中心岛”智慧管控。实施以来,助力盗窃类刑事、治安案件破案率同比分别提升8.3个百分点和22.6个百分点。按照大岛辐射小岛模式,通过跳岛布设机巢设备及指挥通信系统、视频结构化分析等,拓展船舶预警、物资配送、应急救援等岛际“无人机+”服务,实现 “卫星岛”增值服务。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对“无人岛”分级监测,靶向破解无人岛管控难题。
无人化实战应用的有力推进得益于多维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普陀区按照“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明确工作架构、运行机制、管控任务,形成无人化管控“一盘棋”格局。在区层面,成立全市首个无人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由区领导牵头领衔,28个区属局办分工协同,统筹开展基础建设、资源共享、技术研究、应用保障等工作。在公安层面,成立无人化科技管控中心,围绕警务航空、涉海防控、治安管控等工作,统筹推进硬件、平台、队伍、服务4项基础建设。
100余张身份证送至登步岛,邮寄需要一天,人力送达需要乘车坐船,往返至少也需半天时间。12月3日上午,仅仅10余分钟,登步岛的居民就拿到了从本岛送来的身份证。在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下,普陀公安还积极完善空中巡查网格布建,推动“无人机+”多跨场景应用向政务航空延伸,打通警航服务“最后一公里”,拓建政务飞行“低空哨兵”。
普陀公安还推动研发“普陀无人机政务服务”平台,将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纳入基层治理目录,建立政务航空建设、操作、培训等行业规范7大类31项,统一布建全自动机巢14处,实现城市、农村、海岛全域覆盖。还根据政务飞行需求,梳理12类清单,构建多元化资源模型库,全域推进AI自主建模,依托“无人机遥感网运营系统”,创新运行多个AI算法模块,拓展无人机数据采集、实时回传、高空喊话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