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全力推进“三基地两中心”建设

胡园园 陈眈晔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12日 第 02 版 )

  □记者 胡园园 通讯员 陈眈晔

  本报讯  “目前,结合嵊泗实际,我们已经初步形成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共梳理出9大块重点任务、20余条具体内容。”近日,记者来到浙江自贸区嵊泗综合事务中心,中心主要负责人正与几位骨干对任务清单上的细节再一次进行修改。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后,省市相继召开相关动员大会。“舟山的开发开放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嵊泗作为舟山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中心建设的重要阵地,责任在肩。”该负责人表示。

  《方案》要求,“围绕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特色功能岛,储运规模稳步扩大,精深加工链条不断延伸,贸易交易生态趋于完善,海事服务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该负责人说,方案中的众多建设内容与嵊泗的发展密切相关,“对嵊泗来说,这又是一次发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不可错失的机遇。”

  嵊泗发展大宗商品资源储运已有20余年的时间。嵊泗县内马迹山港作为亚洲首个大型矿石中转港,早在2002年开港。如今,马迹山港已拥有30万吨级、35万吨级码头各一座,累计吞吐量超10亿吨。

  去年5月,马迹山港矿石加工中心建成投产,推动马迹山港由单纯的转运港向加工贸易港转型。近日,宝武资源宝钢航运(物流中心)马迹山港分公司总经理兼宝武精成总经理刘峰仔细研究了《方案》,下紧转第2版▶  ▶上紧接第1版 并将《方案》中“加快拓展铁矿石中下游产业链”这句话用波浪线标注出来,“《方案》为马迹山港精混业务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刘峰表示。

  嵊泗小洋山区域是浙沪两地携手开发区域,也是未来我市发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多年来,嵊泗县不断深化浙沪海上合作,在小洋山岛沈家湾作业区南侧布局能源储备区,先后建成落地了洋山申港石油储运基地、上海LNG接收站两大港口项目。

  在推动海事服务基地建设上,嵊泗县已落地大洋山海工基地项目、洋山江海直达总部基地项目,聚集海事服务类企业44家。预计今年可完成产值超10亿元。

  “新起点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该负责人介绍说,嵊泗将抓紧积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的试点和政策在嵊泗相关区域落地。

  嵊泗县将明年的建设任务归纳为4项,分别为加快辖区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持续完善大宗商品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铁矿石贸易和提升综合海事服务能力。例如,全力推动小洋山LNG站线扩建工程建设;加强LNG中下游产业链谋划,加大招引力度,积极推动LNG冷能利用,燃气发电等项目落地;依托铁矿石储运基地持续提升混配矿能力,并协调相关贸易同步落地;推进大洋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集聚一批高能级海事服务企业;推动与上海相关企业合作,加快大洋山海事服务保障中心谋划和建设等。

  “围绕《方案》和省市配套政策体系,我们正在抓紧编制配套的县级行动方案,逐条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尽力为我市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中心贡献嵊泗力量。”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