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生命之舟”的护佑路

王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11日 第 01 版 )

  □记者 王菲 

  大雪渐寒,流年安暖。

  寒风中,一艘艘“生命之舟”正破浪前行——普陀桃花岛公前村,“共富方舟”乘风破浪,为海岛群众送医上门;赤道渔场,“浙普远98”一路疾驰,为重伤远洋船员拼得生机;非洲阿尔及尔港,“和平方舟”起航奔赴吉布提,送去医疗服务……

  远有所系,近有所医。新中国成立75年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千岛之城步履坚定。

  从悬水小岛到大洲大洋,看三艘“生命之舟”如何满载温暖与希望,一路护佑。

  “生命之舟”一:        “共富方舟”,45.5个住人岛屿群众的“健康卫士”

  坐在自家小院,晒着冬日暖阳,77岁的虾峙湖泥村村民周增方手拿照片与邻居念叨:“等这船再来时,最好再全面体检一下……”

  照片中的周增方身后有一艘船:形似客滚船,船身蓝白相间,“共富方舟”4个大字格外醒目。

  “以前眼红人家每年有体检,现在阿拉也享受到了……”很少出岛的周增方记得,去年7月,“共富方舟”来了,岛上的文化礼堂成了临时医院,B超、血常规、心电图样样有,半天时间做了一次全身检查。

  盼着“共富方舟”再来!这是普陀45.5个(舟山本岛按0.5个核算)住人岛屿群众共同的呼声。

  一辈子住在登步岛,韩雪琴如今已年过六旬,对于小岛缺医少药的日子,可谓刻骨铭心。

  那年,大女儿6岁,吃了野菜年糕后上吐下泻。她至今忘不了,女儿小小的手拉着她衣角问她的话:“阿姆,我是不是要死了?”

  那刻的心酸无力,韩雪琴这辈子难忘!“阿拉囡运道好!后来自己好了。可隔壁村就有人因为阑尾炎发作,来不及送去医院,人就呒没了……”她说,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孩子走出海岛。

  但让韩雪琴想不到的是,曾经缠绕她的噩梦,让“共富方舟”治愈了。

  2022年7月,“共富方舟”首航。作为浙江省海岛数量最多的县(区),普陀区在健康领域率先破题,以弥补交通不便带给偏远海岛群众的医疗服务“缺位”。

  去年10月,“共富方舟”驶抵登步岛。胸闷频发的韩雪琴立即前去就诊。

  了解韩雪琴的情况后,义诊医生现场戴上5G+AR眼镜,邀请远在杭州的邵逸夫医院专家同步会诊。专家综合研判,韩雪琴的胸闷症状源于慢性炎症,无大碍。

  从出岛看病去,到医生上岛来。仅今年,“共富方舟”已“出航”19次。

  今年8月,“共富方舟”走进城西片区,为中弄村、马峙村等地居民体检义诊;次月为小干岛船舶修造业从业者、外籍船员,送上医疗服务……

  航迹越来越远,服务对象和内容不断扩展……搭载智慧养老、志愿服务等多项功能,这艘“生命之舟”一次次焕新起航。

  截至目前,“共富方舟”已开展惠民行动45次,实现16个偏远海岛多轮覆盖,服务群众2.8万人次。

  乘风破浪,一路护佑。整合全市各级医疗资源,启动“健康方舟·生命守护”巡回医疗行动;推进海陆空联合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一张海岛医疗服务网,正越织越密。

  “生命之舟”二:        “浙普远98”,近万名远洋船员的“公海120”

  “‘宏润668’一名船员腹痛需要紧急治疗!”北京时间10月16日23时许,秘鲁外侧南太平洋,一个紧急求助打破了“浙普远98”船的宁静。

  掉头!“浙普远98”调整航向、马力全开,10个小时后,顺利接到了受伤船员。随船医生徐久宏全面问诊后,诊断船员可能胃穿孔,一边对其进行保护性治疗,一边护送船员紧急前往秘鲁港治疗。

  这样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海上救援,是“浙普远98”的日常。

  白色船身,船舷桅杆林立、排水量为1300吨……外形是鱿钓船,内里却藏着一个小型“医院”,平时鱿钓,用时“救命”。

  说起“浙普远98”,岱山长涂镇中心卫生院执行院长刘明指着办公桌上的照片感慨:“在船上整整502个日夜,一辈子不会忘!”

  2021年3月13日11时,刘明作为首位随船医生,跟随全新打造的“浙普远98”开赴东南太平洋。

  那片海域,是公海鱿钓作业的主要生产区域,集中了舟山60%以上的远洋渔船和近万名船员。

  长时间公海作业,船员身心俱疲。如何守护这群远漂公海的“游子”?“‘浙普远98’之前,服务远洋船员的是‘普远801’。”这段过往,刘明熟稔于心。

  2017年10月,“普远801”以远洋生产指挥船身份,在该海域帮助远洋渔船应急抢险,并参与海上救助。

  随着东南太平洋的作业渔船逐年增加,“浙普远98”应运而生,这也是全省首艘专业远洋渔业医疗保障船。

  看着照片上熟悉的场景,对于公海上的一次次生死救援,刘明时隔2年,仍记忆犹新——

  2021年11月的一天,一名因手臂外伤导致动脉断裂的重伤船员被送上船。当时船员因失血过多休克,靠船上设备无法治愈。“浙普远98”开足马力,向秘鲁港疾驰。

  清创、缝合、输液……96个小时的行程中,刘明每隔半小时观察患者状态,将船员安全送抵。

  几天后,好消息传来:这名船员因救治及时,成功保住了生命。当地医院医生表示,如没有之前基础治疗,他们也“回天乏术”。

  “只要有人求助,我们不分国籍救助。”502个日夜,刘明收到最多的,就是不同语言的“谢谢”。

  累计集中救治各类病患近500人,紧急进港医治危重病患50余人,直接挽回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3年多来,一场场挺进深蓝的生命接力,让这艘“公海120”收获无数点赞。

  以“浙普远98”为主阵地,如今舟渔、宁泰、弘普等远洋企业船医协同加入,“公海120”越来越完善。

  “生命之舟”三:        “和平方舟”,到访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仁爱使者”

  湛蓝天空下,一艘乳白色大船行驶于碧波荡漾的大海之上,左右两舷巨大的红十字标志格外醒目……

  当地时间12月6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吉布提。这是今年其到访的第12个国家。

  关注着“和平方舟”的最新消息,莫桑比克华侨叶六美,把小女儿“舟舟”的百日照通过微信发给了船上的指挥员,因为“舟舟”出生在“和平方舟”,而名字正是指挥员所取。 

  翻看手机里女儿出生时的一张张相片,叶六美记忆翻涌,讲述起她与“和平方舟”7年之缘——

  以舟山港为母港,2017年,“和平方舟”作为全球首艘万吨级制式远洋医院船,首次访问莫桑比克。精通多国语言的叶六美,报名成了志愿者。  

  诊疗室、手术室、病房,各类医疗设施一应俱全……第一次踏上“和平方舟”,叶六美被震撼到了。

  有个当地妇女长年饱受皮肤病的困扰,在“和平方舟”得到免费治疗后,很快见效,她红着眼眶向医生竖起大拇指。

  这一瞬间,一直定格在叶六美的脑海中,“作为身在国外的华侨,真的切身感受到,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

  今年8月,“和平方舟”再次靠泊莫桑比克。这一次,怀孕已37周的叶六美,以患者的身份登船产检。医生全面检查后建议她尽快剖腹产。

  当地时间8月11日8时24分,叶六美走进产房;一个小时后,重6斤6两的女婴呱呱坠地,母女平安。

  产床上,小女儿被包裹在粉白相间的抱被里,紧紧贴着自己;身边,医护人员围坐着嘘寒问暖……叶六美被温暖环绕,鼻头一酸,流下了感动的热泪。在叶六美夫妇的盛情邀请下,船上指挥员为孩子取小名“舟舟”,以纪念这段特别的缘分。

  自2008年入列以来,在“和平方舟”船上出生的宝宝不少,基里巴斯的小“和平方舟”、所罗门群岛的小“和平”、孟加拉国的阿里法·沁(Chin)……

  生命,有时是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时是微弱脉搏的再一次跳动。这艘“生命之舟”,让成百上千的外国病患告别病痛得到温暖。

  一次次鸣笛起航,一次次挂缆停靠,和平的航迹遍布三大洋六大洲,靠泊50余个国家和地区,总航程30余万海里,相当于绕赤道14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