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9个项目获2023年省科技奖
主持项目获奖数创近5年新高
陈颖丹 王雷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01日 第 01 版 )
□记者 陈颖丹 通讯员 王雷
本报讯 近日,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表彰了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310项。我市共有9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奖。其中,主持项目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奖数创近5年新高。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具有鲜明的科技创新“风向标”“指挥棒”意义。“这是我市聚力‘985’行动,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助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结出的硕果。”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链关键环节,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助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据介绍,我市此次获奖项目产业链属性较强,包括“一条鱼”产业链4项、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4项、数字海洋产业链1项,并呈现出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应用、聚焦服务社会民生发展等显著特点。
针对“卡脖子”问题,获奖项目破解了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如获得一等奖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瞿逢重团队“轻量化高速中频水声通信技术与应用”项目,创新攻克了水声信道精准估计、低功耗高效解码及广域组网三大核心技术难题,让水下装备接入“高速无线通信网”,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实现国产化替代。
获奖成果充分聚焦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并面向市场开展转化应用。如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蔡勇团队主持完成的“海洋渔获物船载源头锁鲜及高品质加工关键装备创制与应用”项目,发明了微米级海水流态冰浆自然结晶制备新方法、海捕虾“海上快速干制”加工技术等,提升了渔获物源头冷藏锁鲜等技术水平;浙江海洋大学王阳光团队主持完成的“贻贝全产业链加工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建立了贻贝精深加工生产线,打造国内标杆性全贝类产业链加工示范基地。
针对大型海上交通通道快速建造需求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及桥梁集群结构耐久问题,获得二等奖的浙江舟山北向大通道有限公司方明山团队“复杂条件下大型海上交通通道快速装配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研发出复杂条件下大型海上交通通道快速装配建造关键技术,并已推广应用于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项目二期工程等多个国家重点交通通道工程。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获奖成果不仅是荣誉,还实实在在推动了我市产业升级转型。许多传统产业借助新的技术突破,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拓展了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