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舟山市医疗保障局:
书写医保一体化改革新篇章 打造守护海岛人民健康之盾
袁甲 孙靓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26日 第 03 版 )
舟山医保服务窗口
医保自助购药机
东岠岛远程医疗服务站
星星宝贝关爱诊室
开展长护险上门服务
□记者 袁甲 通讯员 孙靓
医保一体化,改革路上硕果盈枝,健康生活触手可及。
今年以来,舟山市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和省医保局决策部署,以全市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缩小医保待遇城乡差距,促进医保公共服务均衡可及、优质共享。“一地签约、全省共享”、多层次长护险等重点工作获全省推广。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市医保局正以海岛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推进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让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更加公平、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
着力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开启放心医保新图景
改革打破壁垒,构建全民共享的健康保障新格局。在市医保局的积极推动下,2024年全市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没想到在宁波的卫生院,也能享受和舟山一样的医保待遇。”舟山人李秀芬今年曾在宁波市北仑区大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按照原城乡医保异地就医报销10%的政策,此次看病本来她需要支付550余元。赶上家庭医生签约医保服务“一地签约、全省共享”政策,报销比例一下子提高到55%。
自我市家庭医生“一地签约、全市共享”经验被省政府优化推广为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后,今年2月27日起,我市在省内率先实现“一地签约、全省共享”,这一政策的实施,惠及212万人次,让市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医保服务,截至目前共减轻群众医疗负担1037万元。“一地签约、全省共享”的推行,不仅提升了医保服务的覆盖面,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医养融合,医保同行,构筑老年幸福生活基石。可以说,无论何时何地,医保改革都最牵动老人的心,今年以来,市医保局为满足迁居老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医养结合机构医疗保障服务水平,鼓励养老机构、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按有关规定内设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参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6月13日系统上线以来,舟山佰叶诊所、舟山市庭闱乐颐养院医务室等5家医养结合定点医疗机构累计结算4712人次,发生医疗费用63.67万元,减轻老年人负担47.16万元。
作为全国远洋渔业第一市,舟山拥有远洋渔船近600艘,远洋船员近2万人,市医保局没有忘记这个特殊人群的需求。今年4月1日起,市医保局调整了长期出海出国人员特殊(慢性)病门诊配药时限,特殊(慢性)病门诊一次处方医保用药量可从3个月最多延长至24个月。长期出海出国人员或家属可以凭相关资料,根据病情需要,要求开具特殊(慢性)病门诊长期处方。
“这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省钱又省心!”政策实施后,常年在南太平洋作业的远洋渔船船老大老王,从医院拎回了一大袋处方药,“之前只能用医保配3个月的药,现在好了,能配2年的药呢。”他算了下账,仅高血压用药就省了五六百元。
还有一类“少数”的特殊人群,也没有被落下。在市医保局的支持下,牵头我市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医疗机构在市特殊学校内设立医保支持的“星星宝贝关爱诊室”,在全省率先落实孤独症儿童“免申即享”门诊治疗享受住院待遇,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65%,累计就诊1583人次,发生医疗费用162.5万元,总体减轻群众负担101万元。
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
护航安心医保全流程
长护险,为爱延伸,守护每一个家庭的温馨晚年,让长者的生活更有尊严。今年以来,市医保局在建立多层次多支柱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政策制度一体化的推进,使得长护险基金实现市级统收统支,确保了全市百万基本医保参保人员无差别享受长护险待遇。服务保障多样化的实现,通过统一确定护理标准,为失能人员提供精准的护理服务。
两年前,嵊泗花鸟岛上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王金花老人在当地养老院,不慎摔倒,瘫痪卧床。三名在外地安家的子女只能轮流赶赴花鸟照顾母亲。今年3月,我市长护险依托市级统筹制度保障正式实施,王金花的子女第一时间为老人办理申请,通过评估,王金花成为长护险待遇享受人员,居家机构上门为她量身制定了照护计划,并派遣专业的护理人员每周上门提供护理服务。每月500元的家属亲情护理补贴也为她的家庭进一步减轻了经济负担。
据了解,我市长护险基金实行市级统收统支,避免因地区差异导致保障待遇不均。全市统筹合理划分居家护理服务区布局,实现护理服务覆盖全市所有偏远海岛。
舟山群岛有2085个岛屿,但无论多么偏远的小岛,都不遗漏一个重度失能人员,要有效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方面的难题,这是市医保局的初心。
长护险不是冰冷的条款,而是温暖的承诺,它如同一位默默守护的使者,为那些需要长期照顾的人们提供着一份安心与保障。住在普济老人公寓的黄大爷由于偏瘫、脑梗死后遗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今年6月,机构协助黄大爷家属顺利完成舟山市长护险的申请、评估等流程。7月,黄大爷开始享受政策性长护险待遇叠加“舟惠保”和社会救助福利护理保障,每月2000元的护理费可以减免1892元,大大减轻了黄大爷一家的经济负担。
将失能老年人送到养老机构交由专业护理人员集中照护,是不少家庭的选择。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全天24小时的长护险护理服务,包括洗发、口腔清洁、理发、人工取便、关节活动练习等41个项目。
自长护险落地以来,我市统一确定护理标准,共计6类41项服务清单,确保服务保障多样化,通过内培外引评选确定8家居家护理机构、12家医疗机构、26家养老机构,通过机构护理、居家护理、亲情护理多模式服务保障重度失能人员的护理需求,护理人员经培训后已全部实现“本地化”,提供“一人一案”的精准服务。据统计,5月起累计享受待遇3468人,目前2973人正在享受待遇,其中享受居家护理待遇2218人。
同时,市医保局在政策性长护险探索进行时,注意到了商业性长护险面临较大供需缺口,必须构建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护理需求。为此,市医保局积极推进惠民型商业护理险,以服务方式为政策性长护险个人支付段再赔付一定比例。今年更是推出了与政策性长护险相衔接的商业护理保险产品,公布第一批5款商业护理保险产品,允许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为本人购买产品。投保人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自愿选择购买,并可在商业保险公司出具发票的15天后,通过医保“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或到市内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个人账户历年资金支付手续,年度最高支付金额为1000元。
深化医保增值化便民服务改革
织密省心医保便民网
医保服务也是增值待遇,全面优化医保政务服务和人文环境,贴心服务让人民健康无忧。今年以来,舟山市医保局推进“舟到优享”医保服务,做实四级经办体系,实现16项事项“全省通办”、1项“跨省通办”,让市民在办理医保事务时更加便捷。
市民陈女士于11月5日在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生产,出院后医院直接推送数据至“浙里办”,陈女士在11月13日就收到了生育津贴38280.75元,实现了“一次都不用跑”。这是市医保局深化“一件事”联办场景应用,推进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生育津贴“无感办”的成果,并实现了1万元以下个账和生育津贴“免审即转”。市民办理各项医保事务,因“舟到优享”的服务,从此变得非常简单。
舟山人看病常常去附近的宁波、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因此异地就医结算对这些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之所需,行之所至。今年,市医保局为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一直在不懈努力。成果自然不菲,2023年7月8日,舟山市民陈先生因颅骨缺损修补在上海冬雷脑科医院住院,2024年4月1日出院,共发生医疗费用136.30万元,通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92.17万元,大幅减轻了陈先生的资金垫付压力。
目前,我市异地定点医院开通率100%,并扩大到全体乡镇卫生院与村(社区)卫生室在内的所有定点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基层就医需求,惠及市外来舟就诊26.45万人次,涉及医保金额2618.40万元;取消参保人员市外就医备案手续,惠及市外就诊免备案结算63.81万人次,涉及医保金额6.53亿元,切实提高海岛群众异地就医便利性。
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是改革的生命。市医保局坚持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医保事业不断前进。今年,市医保局创新海岛经办服务模式,在60家医院和景区服务中心投放65台经办自助机和25台自助药柜,实现偏远海岛医保购药24小时不打烊。据了解,经办自助机可办理职工参保登记、参保信息查询等24个事项;自助药柜可供参保人24小时自助购药,支持医保联网直接结算及个账支付。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还为巡回诊疗服务提供集成医保报销、医疗费用结算和医保信息查询的桌面式、手持式医保综合服务终端,实现移动医疗场景下医保“刷脸”结算。截至10月底,市医保局已在全市55家定点医药机构配置医保综合服务终端,已有31.12万人次进行医保“刷脸”结算,涉及总费用2760.31万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医保局将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行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改革,提升服务,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版图片由市医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