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陆上海水养殖企业,盘活村里闲置厂房,带动渔民转产转业
黄龙探索渔业发展新路子
海马养殖一期项目运行后,可年产成品干海马超2500公斤
胡园园 王家杰 柳泽宇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24日 第 01 版 )
□记者 胡园园
通讯员 王家杰 柳泽宇
本报讯 眼下,嵊泗县黄龙乡大岙村一家废弃多年的机械厂内部焕然一新,由瀚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海马养殖一期项目在此落地。该项目建造养殖池19个,共计养殖水体约426.6立方米,将采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海马。
“一期共涉及4个车间,目前3个车间已经完成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管线铺设,等设备到位后,便可安装和调试。”该公司负责人傅海华向记者介绍,循环水养殖系统所需的雾分离器、蛋白分离器、臭氧发生器等设备已全部完成采购,一周内便可运输上岛。待一段时间调试后,如果池内各项水体数据指标稳定,将于12月底引进首批海马亲本进行试养。
养殖设备引进来,养殖人员送出去。目前,当地2名上岸渔民已入职该公司,将于近期赴山东威海参加相关培训。此前,该公司已与威海银泽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方为该公司提供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并负责后期产品销售。“整个一期项目正常启动并运行的话,一年可产成品干海马2500公斤以上。”傅海华对公司的发展满怀信心。
黄龙乡是传统渔业乡。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众多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困境。根据当地人口老龄化和产业比较单一的实际情况,黄龙乡党委政府大胆提出发展绿色养殖业。
2021年,当地第一批响应减船转产的渔民正式开展牡蛎养殖,在县乡两级的支持与指导下,养殖技术不断提升。截至目前,牡蛎的年产量在20吨左右,共计带动就业10余人。
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后,2023年底,黄龙乡又调整“频道”,把目光从海上延伸到陆地,全面整合闲置资产,布局陆上养殖产业。
在黄龙岛的西南角区域,占地近40亩的渔臻鲜水产养殖基地内,新一批南美白对虾的个头相较半个月前又大了不少。今年8月底,该基地养殖的首批南美白对虾一上市,就受到了当地市场的热捧。短短半月之内,4500公斤南美白对虾全部售空,销售额达15万元。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舟山市渔臻鲜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是近年来黄龙乡引入的首家陆上海水养殖企业。该水产养殖基地项目一期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温室车间进行高密度精养。目前,基地内养殖有南美白对虾、绿鳍马面鲀、赤点石斑鱼、十六枚、虎头鱼、条石鲷等10余个海鲜品种。
“在黄龙办企业很踏实,企业有困难,政府会上门提供帮助。”该公司总经理应杰说,企业开办之初曾遇到过诸多难题,都是乡里帮忙解决的。在乡领导的推动下,他还和县里多个部门的“一把手”坐在一起聊诉求,大家共同帮助企业解难题。
“瀚丰和渔臻鲜两家公司的加入,不仅盘活了村里闲置的厂房,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还为转产渔民提供了就业岗位。”黄龙乡负责人介绍,下步将继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再引入2~3家高附加值养殖企业落地大岙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