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践行重大国家战略 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写在《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发布之际
陈逸麟 丁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15日 第 03 版 )
□记者 陈逸麟 通讯员 丁磊
金秋时节,东海蔚蓝的洋面上,万吨巨轮穿梭航行,日夜不歇,不远处的海岸边,矗立着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
自2015年宁波舟山港实质上一体化以来,这座东方大港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9年间,宁波舟山港建成了货物年吞吐量超10亿吨的超级大港;搭建了跨越三峡,直抵川渝腹地的江海联运航线体系;聚集了超过1600家海事服务机构,船用保税油加注、船舶修造等上下游产业因此蓬勃发展。
十月初,《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这份规划擘画了世界第一大港的第二个“十年蓝图”。预计到203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将达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6000万标准箱。
目标既定,唯有实干。对标蓝图画航线,宁波舟山港这艘巨轮已然在新的起点上,扬帆启航。
回望来时路
两港合一锻造世界第一大港
地处东海之滨,扼我国南北航线之要冲,背靠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亦是东北亚国际航线交汇的中心,极度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舟山这片土地受到了无数青睐。
早在2006年1月1日,“宁波-舟山港”名称正式启用。合二为一的背后,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殷期盼:发挥两地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建世界一流的港口!
扩港区,建大桥,连小岛,多年来,甬舟两地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打造港口物流体系。十年磨一剑,2015年9月,宁波舟山港宣告正式开启实质性一体化。
全面焕新后的宁波舟山港由镇海、北仑、大榭、穿山、梅山、金塘、衢山、六横、岑港、洋山等19个港区组成,有生产泊位620多座,其中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近170座,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超过100座,是中国超大型巨轮进出最多的港口,也是举世罕见的深水良港。
2016年,《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4-2030年)》正式出炉,为东方大港的发展擘画了第一张蓝图。此后,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赋予宁波舟山港国际枢纽海港的重要功能定位。
沿着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这些年,宁波舟山港建设成就斐然,举世瞩目。
港口吞吐量实现飞跃。2015年,宁波舟山港全年实现货物吞吐量8.89亿吨,两年后即冲破10亿吨大关。到2023年,宁波舟山港实现全年货物吞吐量超13亿吨,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
江海联运重大国家战略在此落地生根。2016年,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正式获批,江海联运量逐年递增,预计今年可突破3.35亿吨,较2016年实现翻番。
2018年,舟山打造的全国首艘江海直达船通过南京长江大桥,首靠马鞍山,开启了我国江海联运的新篇章。今年5月,“创新5”轮跨过三峡大坝,宁波舟山港直抵重庆,再度创造历史。截至目前,舟山江海直达船队规模已达21艘27.8万吨,开通沿江直达航线10条。
近年来,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等陆续落户宁波舟山港,多重国家战略在此叠加,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下一个十年
从世界第一大港向世界一流强港阔步迈进
“近年来,宁波舟山港发展迅猛,随着一系列国家新战略实施以及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原港口总体规划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亟需开展新一轮总规修订工作。”在10月13日召开的《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新闻发布会上,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作为全国沿海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近年来,宁波舟山港一批重大产业、重大能源、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对新时期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宁波舟山港时就指出:宁波舟山港要发挥“硬核”力量、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对宁波舟山港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世界第一大港”向“世界一流强港”阔步迈进!2021年9月,总规修订正式启动,经过3年多的调研论证,舟山港域共梳理总规修订需求58条并最终被全部纳规,为宁波舟山港的下一个十年提供了有力规划支撑。
规划调整后,宁波舟山港将形成“一港、两核、二十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其中,“一港”即宁波舟山港;“两核”即中部核心区和北部核心区,中部核心区由北仑、大榭、穿山、梅山、金塘、岑港、六横、定海、沈家门港区组成,是宁波舟山港的港口发展起源;北部核心区由衢山、嵊泗、洋山港区组成,是快速发展的新兴核心区。
本次调整在上一轮规划19个港区基础上,新增了舟山与宁波共建的杭州湾港区,形成“二十区”,其中舟山有11个港区。
建设杭州湾港区,与舟山息息相关。由于现有水路滚装通道和跨海大桥等陆路通道的运输体量有限,在杭州湾南岸新增港区,开辟水路滚装新通道,将为保障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化工辅料和生产助剂安全运输提供支撑。
航道锚地是支撑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的关键资源。本次航道锚地布局规划调整,总体目标是服务全国、支持上海、保障浙江,着力解决航道通航能力不足和锚地供应不足两大突出矛盾。
在航道布局方面,布局“两干、三纵、四横”航道体系,总体上设置主航道15条,支航道60条,航道总里程1635千米。相比以往642千米,增幅达65%。
总规创新性地调整了锚地功能分类,新增了以海上补给、技术服务、检验检测等作业为主的海事服务类锚地,同时新增了服务沿海过路船舶和周边上海、宁波等港口船舶锚泊的共建共享锚地。此次共设置锚地117个,总面积796平方公里,相比现状,锚地数量增加47个,总面积增加353平方公里。
宁波舟山港未来的发展目标也更加明晰,将建设以集装箱、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国际枢纽海港,打造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大宗商品中转储运基地和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不断增强港口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将重点提升集装箱国际枢纽港码头能力,统筹梅山、佛渡、六横、金塘等集装箱岸线资源开发,支撑打造五个千万箱级港区。
将重点提升大宗散货通过能力,支撑油气、煤炭、矿石等三大亿吨级大宗散货专业化泊位群能力持续增强。
开启新征程
真抓实干将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
规划既定,实干先行。在宁波舟山港3万多平方公里的蓝色港区上,一个个重点工程、示范项目已经启动,将未来蓝图化为现实。
今年9月21日,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投资建设宁波舟山港六横港区佛渡作业区一期工程,投资约65亿元。这意味着,继去年10月宁波港梅山港区6号至10号集装箱码头工程建成后,宁波港将迎来再度扩容。
佛渡,这座曾经空心化严重的悬水小岛,即将迎来蝶变。项目将于2025年开工,拟新建7个20万吨级及以下集装箱泊位,岸线长度2850米,陆域面积约274公顷,设计年吞吐量650万TEU,总投资约211亿元。
“佛渡项目是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分三期实施,将在六横港区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与洋山港一南一北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服务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
服务国家战略,彰显舟山作为,更多重大项目落地开花。
距离佛渡不远,浙能舟山六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计划新建1个15万吨级LNG泊位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635万吨。
中石化浙江舟山六横LNG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新建26.6万方LNG卸船泊位1个、4万方LNG装船泊位2个、工作船码头1个,设计规模为年接收能力718万吨,总投资约14亿元。
舟山西侧的金塘,原油储运基地项目即将走上建设快车道。目前,金塘—册子外输管道正在进行定向钻施工而册子—马目—鱼山输油管道已建成。
项目全部投用后,将包括3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480万方罐区,以及配套外输管道、海塘改造等工程,总投资约88亿元,为鱼山绿色石化基地提供原油保障,助力舟山的“无中生油”之路走得更远。
“接下来,还有一大批重大项目将陆续开建,我们将严格落实规划方案,加快重大港口项目审批建设,真抓实干,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宁波舟山港港口效能。”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明两年,包括大榭集装箱码头二期、梅山滚装码头二期、金塘新材料项目码头工程等在内,宁波舟山港将有超30个项目陆续开工,梅山、衢山、马迹山港口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继续加快建设,进一步巩固宁波舟山港在全球港口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助推宁波舟山港由世界第一大港向世界一流强港转型升级。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