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为海岛文艺注入新动力

吴建波 王艺臻 张玮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12日 第 04 版 )

  □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王艺臻 张玮 文/摄

  “手稍微再举高一些,跟上音乐节奏。”“人站直,喉咙还可以再打开一些。”每到周二和周四晚上,40余位金塘文艺爱好者聚集山潭村文化礼堂,聆听省级文化特派员于志新等专业老师带来的排舞课和声乐课教学。

  据悉,于志新入驻金塘后,筹建“海岛艺学堂”,引荐浙江海洋大学专业教师教授排舞,目前已经开了6节课。“李韵”舞队的队员们成了这里的常客。

  身穿统一队服,紧盯老师的每一个动作,金塘“李韵”舞队队长贺爱凤在课上格外认真。“以前很多动作都是从网上看来,自己揣摩模仿的,现在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我们的水平提升了不少。”贺爱凤介绍,“李韵”舞队的20多名队员来自山潭、东堠等地,最年轻的不到40岁,年纪大的已经超过60岁,大家因相同爱好走到一起,每天都会在山潭的广场上练习排舞。

  组队时间虽然还不长,但专业老师已为“李韵”舞队编排了《美丽中国》《时代感》等新节目。“学员基本都是业余爱好者,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表演基础,教学内容要简单,更要规范。”于志新说,既要考虑到她们的接受程度,也要让她们有进步。

  声乐课是于志新在金塘开设的另外一堂课,他对该课程倾注了不少心血。“学员水平参差不齐,上课一部分时间要用在基础练习上。”他告诉记者,一堂课大概90分钟,由基础发声练习和歌曲练习组成,“最近已经开始学唱第二首歌,后期还要组织学员们表演。”

  在金塘沥港幼儿园工作的谭凤英是一位歌唱爱好者,经常参加镇里组织的演出,从“大美金塘”微信号上得知于志新开设声乐班,就报名参加。“以前纯业余玩玩,如今有了专业老师的指点,知道如何发声、换气了。”谭凤英说。

  “像谭凤英这样的学员,目前有10多个,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打算购置一台电钢琴。”于志新介绍,“海岛艺学堂”将于11月底正式成立,目前山潭村文化礼堂东侧“诗画山潭、和美李韵”特色展览馆也正在装修改造,今后这里将开设乐器类课程培训,后续还将联合金塘镇成校举办“海岛艺学堂”的书法、戏曲、书画类培训班。

  据了解,金塘镇“海岛艺学堂”为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重点项目,主要面向金塘镇热爱艺术的居民,包括螺杆产业工人和常驻金塘的相关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者等,拟开设课程十余门,聘请市、区、高校等相关专业师资来金塘授课。“以‘零门槛、零距离、零收费’的培训机制,通过多元化的艺术培训课程,培养海岛乡村文艺人才、提高乡村文艺骨干素质,满足金塘海岛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于志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