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开放强音 续写共享篇章
我市抢抓进博会“溢出效应”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10日 第 01 版 )
□记者 虞仁珂 通讯员 沈捷
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进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与,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届之最。
组织237家企业、专业采购商841人赴会,签下采购框架协议18亿元人民币,舟山抢抓进博会“溢出效应”,传递开放强音,续写共享篇章。
舟山企业与国际巨头
双向奔赴
客商云集,高朋满座,共赴“进博之约”。浙江省商务厅主办的2024中国浙江全球数字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峰对接会,汇集了一批全球高端智能智造企业,我市水产加工、粮油加工、高端水产贸易等领域的企业借会会友,擦出耀眼的合作火花。
“怎样让数据和专利,成为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对我们传统产业来说更需要这方面的加持。”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小敏直言“收获很大”。“进博会上有很多数字化的高端智能智造企业,我们不但学习了他们的经验,而且可以进行产业嫁接,更为重要的是不仅在生产模式上,包括数字化思维方面对我们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进博会的常客,这些年公司相继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巴赛尔聚烯烃德国有限公司、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等签约,涉及生产、技术、原料等方面的合作。
此次浙石化与美国艾默生过程控制有限公司签订了10亿元人民币框架协议,计划采购温度、压力、流量仪表及调节阀、控制阀等设备,为浙石化下一步在延链、补链、强链中提供配套设施。
“进博会为我们双方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几天的充分交流,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和信任,也为下一步再合作打基础。”浙石化执行董事罗伟坦言。
更多客商看好舟山市场
本届进博会上,由舟山市政府、浙江自贸区舟山管委会主办,舟山市商务局、浙江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承办的浙江自贸区大宗农产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交流会,办得非常成功。
浙江国贸、物产中大、西子联合控股、杭州联华华商集团等4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共同参与交流,探索深化国际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大家普遍认为,舟山在大宗农产品加工、贸易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他们视舟山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
京鲔(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颇具规模的进口水产品供应商,舟山拥有便利的条件给公司运营总监徐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舟山当地拥有仓储、加工等产业集群很完善,原料进来后,无论存储还是加工都很便捷,便于我们更快把产品加工好给客户。”徐赦表示,在供应链方面舟山也是可圈可点,配套的政府支持和协会服务很全面,更有助于公司去经营业务。“我本人非常希望今后和舟山的合作能进一步提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司智陟认为,未来舟山在发展高端动物蛋白方面前景广阔,可以作为面向长三角区域的肉类与水产品进口口岸,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持相同看法的还有上海住友电木有限公司高管屠康达。这两年进博会期间,他参加了多次舟山的产业推介会。在他看来,舟山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未来可期。
抢抓机遇加强产业招商
“我们有这样一个意识,招商引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本届进博会期间,定海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姚庆随身携带了《浙江定海工业园区投资指南》,无论是论坛、对接会还是冷餐会,他利用一切机会,向外推介定海、推介舟山。
“以前有很多企业并不了解舟山,交流后他们有兴趣和意向,把未来的产业投资放到舟山来。”姚庆表示,进博会上的专家有很多资源,他们能给我们非常多的启发和支持。
为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我市将秉持“7+365”理念,就是在7天展期结束后,继续充分放大进口博览会的带动效应和溢出效应,为全球优质商品、技术和服务进入舟山市场提供多模式、多平台。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建立进口促进政策体系、进口商品内销体系以及进口商品供应链体系,打通进口环节“任督二脉”,不断优化进口消费环境,为开放型经济搭建更大的舟山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