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两个月里3次拨打120
后经市二院诊断系惊恐障碍发作,2周后恢复了正常
岑瑜 萧晨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08日 第 02 版 )
□记者 岑瑜 通讯员 萧晨燕
本报讯 过去近2个月来,市民王先生(化名)3次拨打120急救电话,但每次医生对其检查一番却没有发现啥问题。最后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诊察后才发现,他是患了惊恐障碍。
5个月前,王先生被提拔担任科室负责人。但上任后,王先生无法及时适应新岗位,在处理同事上下级关系及重大事件上屡屡不顺。为此,他经常夜间失眠。上任3周后的一个晚上,王先生突然心跳加快、胸闷、气喘不过来,随之出现双手发抖、脸上冒汗……于是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王先生在救护车上吸氧后,胸闷不适的感觉慢慢缓解下来。到了急诊室,做了心电图、胸部CT等检查,医生告知其全部正常。王先生认为可能近段时间太疲劳,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没想到,接下来,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2次,但每次经过详细检查都没发现身体有异常。第三次急诊的接诊医生建议王先生去看一下心理门诊。王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特需失眠(精神)科求诊。
特需失眠科主任吕斌军听完王先生的讲述后,仔细查阅了王先生带来的一大堆检查报告,对他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后,最终确诊他患上的是焦虑障碍的一种特殊形式——惊恐障碍,建议他接受系统抗焦虑治疗。
吕斌军解释道,人的大脑里有个叫杏仁核的神经核团,以它为中心的神经网络管理着人类的恐惧情绪体验,杏仁核过度兴奋会激活下丘脑外侧核,使交感神经系统突然处于高度兴奋、紊乱的状态,主要影响到心肺的交感神经系统,表现出来与心肺突发疾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其实是惊恐障碍。惊恐障碍往往由社会、生活事件或创伤事件引发,属于无躯体诱因的“幽灵式”发作。发作时会出现强烈的恐惧感、濒死感、失控发疯感、呼吸困难感、窒息感等,伴有强烈的求救欲望,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症状,这些症状或比心脏病发作更明显。
医生建议,惊恐障碍发作后,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并进行必要的药物干预以及后续心理治疗。2周后,王先生的惊恐障碍完全消除,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