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老兵故事 共叙两岸亲情

——台北舟山同乡会参观舟山去台老兵史料陈列馆侧记

王倩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第 02 版 )

  □记者 王倩倩 文/摄

  10月26日上午,台北舟山同乡会一行20余人走进舟山去台老兵史料陈列馆,聆听老兵故事,触摸历史往事,共叙两岸亲情(见图)。

  1950年,在舟山的国民党军队从定海区干石览镇西码头撤退去台,1.35万名舟山籍青壮年被抓丁入台,舟山因而成为去台老兵较多的地区之一。舟山去台老兵史料陈列馆聚焦“去台老兵”这一群体,深入研究珍贵史料,梳理舟山与台湾地区之间的亲情脉络,以文字说明、文献图片、老兵照片、信函手稿、实物视频等方式,生动展现了去台老兵们在台奋斗、回乡探亲、爱国爱乡的感人事迹。

  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熟悉的实物、一份份翔实的史料,让台湾海基会前副董事长邱进益感触颇深。1950年,他和家人随着“舟山大撤退”移居台湾。多年来,他一直心系家乡,多次奔走两岸之间,为海峡架起了“和平之桥”。

  “我已经是第四次回舟山了,每次来都有新感受。舟山发展之快,超出想象。但唯一不变的是,它还是我的家乡!”邱进益笑着说。

  “这是我在北京拍的照片,我那时是不是还挺帅的!”墙上的一张旧照,瞬间将邱进益的思绪拉回到了31年前。1993年,因工作需要,邱进益来到北京,这是他时隔43年再次踏上祖国大陆,见到同胞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台北舟山同乡会理事陈燕波一边听讲解员介绍,一边仔细观看展示的资料与实物。她惊喜地发现,馆内收藏着多封关于她的公公潘瑞泰的家书。

  1949年,小沙街道庙桥村人潘瑞泰随部队迁往台湾。1997年,陈燕波与回家探亲的潘瑞泰父子相识,之后便嫁到了台湾。陈燕波告诉记者,多年来,潘瑞泰始终心念故乡,也曾多次携家人回舟探亲。在公公的影响下,她也加入了台北舟山同乡会,为凝聚乡情乡谊,促进两岸民间交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多次听公公说起去台老兵的故事,这次他原本计划返乡,来舟山去台老兵史料陈列馆亲眼看一看,可惜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我要多拍些照片和视频带给他看。”陈燕波说。

  参观中,台北舟山同乡会常务理事郑龙华和郑雪华详细了解舟山去台老兵历史,并听取了陈列馆建设和复馆过程。作为舟山去台老兵后代,他们倍感自豪。“我们兄妹俩虽然出生在台湾,但是父亲生前一直说,我们的根在大陆、家在舟山。希望我们能为两岸和平、和谐多做一些贡献。”郑龙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