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枫:声音的使命
陈佳缘 丁景凡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24日 第 05 版 )
□陈佳缘/文 丁景凡/摄
人物简介
余丹枫:
1974年11月出生,浙江普陀人,1997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舟山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中队长兼班组长,入选全市情指中心人才库,曾获评最美接警员,多次获得“年度优秀辅警”“接警之星”荣誉称号。
“喂,您好,舟山110,请问发生了什么事?”每当这熟悉的声音响起,就意味着余丹枫又一次接起了群众的求助电话。“接电—询问—记录—派警—反馈”,她是110这条永不停歇的“声命线”上的守护者,也是公安机关搭建的服务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用亲切温暖的问候,细致详尽的记录,快速准确的处置,守护着广大群众的岁月静好。
定心丸:群众的守护者
自1997年踏入这条守护安宁的征途以来,余丹枫便深知,作为110接警员,她的职责远不止于接听电话、记录信息那么简单。
“作为一名110接警员,我们首先要自觉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所需,帮群众所求。”这句话不仅是余丹枫工作笔记上的座右铭,更是她长达27载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在每一次接警的紧张时刻,余丹枫总能迅速切换至“群众视角”,从报警人纷乱的叙述中抽丝剥茧,精准捕捉关键信息,迅速判断警情性质,并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同时,她亦深谙如何安抚报警人的情绪,始终以高度的耐心和细心倾听、询问、记录,用温柔而坚定的话语,给予他们最坚实的心理支撑,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安心与希望。她深知,电话那头的每一个声音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焦急等待,一次生命的紧急呼救。
去年深夜里的一通报警电话,至今仍让余丹枫记忆犹新。一位老人因宿舍楼起火,自己和老伴被困房中,惊慌失措,呼救中情绪激动,尽显无助。由于老人提供的地址并不准确,搜救人员一时找不到起火现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救援难度。余丹枫安抚着老人的情绪,让他保持冷静,并不断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提醒他注意安全,引导老人提供更多信息的同时进行自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烟雾,走到窗户边打开手电筒或挥舞衣物等方式引起周边注意;另一边,她迅速通过询问锁定大概位置,并指令相关警力和联动单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两位老人被成功救出。
这一事件,只是余丹枫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微小缩影。她始终用专业、耐心和担当,一次次在危急时刻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给予群众最大的安心与力量。
活地图:精准的定位仪
倘若将接警工作比作一场与时间的激烈角逐,那么对地形的精准把控无疑是余丹枫手中的一张王牌。
舟山这座海岛城市,地形复杂多变,在紧急状况下,每一分每一秒的延误,都有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自参加工作伊始,余丹枫利用业余时光穿梭于街巷之间,熟悉地形地貌、道路走向以及辖区单位信息已是常态。正因为有这般熟稔,每当警铃响起,她总能迅速定位警情,为快速下达指令提供坚实保障,为警力的高效部署赢取宝贵时间。在她的带领下,整个班组蔚然成风,勤动腿以察实地,善动脑以谋良策,确保了每一次接警都准确无误。
余丹枫清晰地记得那是1999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她接到一个报警电话。电话那头的群众万分焦急:“我的钱包被抢了,你们快点来!” 在这个关键时刻,余丹枫第一时间安抚报警人的情绪,让其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以便快速下达指令。她用平静的声音与报警人交流,询问案发地点、经过和嫌疑人的特征。在她的引导下,报警人逐渐平静下来,提供了有效信息。依据描述和嫌疑人的方向,余丹枫判断嫌疑人仍在可控范围内。她一边与报警人保持沟通,一边通过同事使用对讲机通知路面巡逻力量进行布控协查,并通报相关县区局请求协助。
当时的设备远不如现在先进,缺乏监控设备的支持,只能依靠对讲机、电话和巡逻队伍的观察。很快,街面警力发现了接近报案地的嫌疑人。余丹枫持续与报警人沟通确认细节,同时协调巡逻力量向嫌疑人靠拢,并通过对讲机与街面警力保持联系,实时更新情况。最终,在西大街的一个院子里,嫌疑人被成功围捕。
27年来,余丹枫用脚步丈量每一条街道,用细心铭记每一处角落,她在紧急时刻迅速定位、精准指挥,就像一座可靠的灯塔,无论警情发生在何处,都能凭借对地形的了如指掌为救援力量指引方向。她让每一位新接警员明白,熟悉脚下的土地,也能为百姓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
螺丝钉:岗位的坚守者
在余丹枫看来,110接警工作就像一颗螺丝钉,虽小却至关重要。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因此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恶劣天气,她始终坚守岗位,加班加点毫无懈怠,从不言苦言累。27年如一日,累计接听群众报警求助30余万起,无一失误,无一投诉。
虽已届退休之年,余丹枫却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坚持学习业务知识,深入探讨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寻找解决之策;利用业余时间走访街面,熟悉地形路况和辖区单位信息,为更好服务群众、高效处置警情奠定坚实基础。她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处理方法分享给新接警员。
她以100%的投入,换来了工作“0失误”、群众“0投诉”、检查“0扣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在岗一分钟,敬业60秒”的深刻内涵。在她的影响下,整个班组形成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为我市的平安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余丹枫27年的坚守中,一部小小的接警电话,成为了连接群众与希望的生命热线。在城市的角落,在一个个宁静的夜晚和喧嚣的白昼,以耐心倾听每一个求助,以专业处置每一起警情,以坚守诠释责任担当,成为百姓身边无声的守护者,亦成为平安乐章中不可或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