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改革发展新篇 绘制民生幸福画卷

——访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华清

陆影凤 戴舒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9日 第 01 版 )

  扫一扫看视频

  □记者 陆影凤 通讯员 戴舒意

  第一批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企业报备名单上月公布,全市33家企业入选。目前,我市“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正在火热推进,今年计划安排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全市已有292位老年人申请适老化改造。

  “本次‘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正是响应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化民政领域改革,以民众满意为核心,推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多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华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道。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对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先行作出系统部署,清晰擘画了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赋予了民政部门改革先行的职责使命。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擦亮‘暖心民政 六力同行’品牌,凝心聚力,深化改革,着力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婚姻、殡葬、慈善等领域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周边事、身边事、烦心事。”陈华清说。

  今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聚焦省市重点跑道,改革成果显著。陈华清说,精准保障“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将开展“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推进市域统筹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全面提升困难群众帮扶精度、广度和力度。切实保障“最偏远”群众民生需求,顺应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大势,做好民生兜底工作,进一步落实好定向关爱举措,让迁居老人“迁得出”“住得稳”和“过得好”。统筹保障“最广泛”群众基本服务,将构建市域一体的“幸福”阵地,建好“幸福汇”民生服务综合体,迭代“幸福助餐”制度体系,兜牢小岛“幸福驿家”服务,保障“一老一小”基本需求,解决好民生关键事。

  针对养老护理人才短缺现状问题,陈华清透露,目前我市已将护理员队伍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序列,出台了5个相关文件,通过实施养老护理员“十百千”专项培训工程、打通人才流动渠道、提高护理员岗位津贴等方式,提升护理员队伍的专业性与稳定性,确保养老服务品质。同时,为应对人户分离带来的挑战,民政部门创新推出“呼叫转移”探访关爱模式,构建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体得到持续关注与有效帮扶。

  面对挑战“破浪前行”,心怀愿景“稳步领航”。陈华清表示,未来五年,全市民政部门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践行“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的理念,坚决扛起兜底线、促共富、增福祉的使命担当,加快构建“四个体系”,强力推动民政领域各方面深化改革工作。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兜牢民生底线,推动救助“物质+服务”转型发展,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差异化救助需求;加快构建海岛特色的老龄工作体系,持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快构建规范有序的新型慈善体系,深入实施“阳光慈善”工程,确保慈善事业发展公开透明,有序更有力;加快构建暖心惠民的社会服务体系,着眼民政公共服务更加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