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跨越 梦更燃

六横:乘风破浪展宏图 勇立潮头铸“船奇”

沃青青 郑莞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7日 第 03 版 )

  □记者 沃青青 通讯员 郑莞女

  七十五个春秋,见证着新中国的跨越之路。我们怀揣梦想,不畏挑战,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超越自我,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奋进。

  金秋十月的六横岛,繁荣的景象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在六横岛西北侧优良海岸线上,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鑫亚、龙山这3家世界排名前十的修船企业一字排开,厂区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一艘艘巨轮如钢铁巨人般矗立,展示着六横船企的强大实力。

  从昔日的小渔村到如今国内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之一,六横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拼搏与创新的奋斗史,也是我国船舶工业不断崛起的生动写照。

  数说跨越

  今年1-8月实现船舶修造产值76.9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六横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4%。船舶修理方面,完成产值55.1亿元,同比增长25.5%,修理船舶614艘,其中外轮547艘;

  船舶制造方面,完成产值21.8亿元,同比增长52.4%,交付船舶13艘。

  总投资12.18亿元的中远4号船坞及8号9号码头工程开工建设,新建30万吨级干船坞、30万吨级舾装码头、15万吨级舾装码头各1座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今年3月,马士基集团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改装船舶正式进入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修理。

  今年5月,首艘悬挂五星红旗的超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VLGC)“长兴源”轮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完成脱硫装置改装。

  今年9月,40万吨级散货船“苏哈”轮到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加装37.8米高折叠式船用转子帆,该轮是目前全球安装转子帆的最大吨位船舶。

  去年以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申报科技研发成果、绿色船舶设计、安全环保等专利32项、获得授权13项。

  战略布局

  铸就船舶产业发展新引擎

  船舶产业乘风破浪,跨越技术鸿沟,追逐蓝色海洋的梦想,书写辉煌篇章。

  秋阳杲杲,站在六横岛的高处远眺,能看到一片比秋日骄阳更热烈的景象。中远4号船坞及8号9号码头工程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施工人员忙碌有序。近年来,六横紧紧围绕船舶产业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一系列重大项目纷纷落地。

  作为省市重点工业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18亿元,新建30万吨级干船坞、30万吨级舾装码头、15万吨级舾装码头各1座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自项目开工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4号船坞正在进行坞底板PHC管桩施工,8号9号码头已开始水上PHC管桩沉桩施工以及引桥钻孔灌注桩施工。”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可陆续投产,届时将极大地提升六横船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船舶产业迈向更高层次,优化产业布局。

  从最初的小型船舶维修厂起步,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多家规模宏大的船舶企业;从单一的船舶维修业务,拓展到涵盖造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多元化领域;从传统的生产模式,积极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六横船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船舶产业集聚地。

  在这个过程中,六横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还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人才,为船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加大对船舶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未来,六横将继续坚持以船舶产业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产业集群。

  创新引领

  迈向世界一流船舶企业新征程

  以创新为笔,绘就船舶企业的宏伟蓝图;以科技为墨,书写迈向世界一流的壮丽篇章。

  当前,六横正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依托科技创新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各船企正朝着“世界一流船舶企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去年10月18日,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与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签署“全球首艘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协议。马士基集团将一艘1.4万标箱集装箱船交付鑫亚公司,改装成为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这是全球航运业首次进行此类发动机改造。这不仅标志着六横船舶修造业在甲醇燃料主机改装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也为舟山绿色修船开拓出全新的发展赛道。

  近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码头,一艘艘船舶整齐排列,百米高的吊机挥舞巨臂,工人们在其间来回穿梭,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其中,停靠在6号泊位正在加装37.8米高折叠式船用转子帆的40万吨级散货船“苏哈”轮格外引人注目。该轮是目前全球安装转子帆的最大吨位船舶,其加装的转子帆也是全球尺寸最大的,意味着舟山绿色修船改装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船舶修理行业树立起全新标杆。

  近年来,全球船舶修造业掀起绿色发展的澎湃浪潮,绿色修船技术已然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六横船企以绿色修船和新能源领域研发为双赛道,积极开展脱硫改装、双燃料修理、新能源改装等绿色项目,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着力强化船舶修造企业新材料创新和新工艺提升。

  例如,去年以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已投入研发并即将运行型钢切割机器人生产线、条材加工机器人生产线、5G+北斗物流管理等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物流、管理等设备及平台,申报科技研发成果、绿色船舶设计、安全环保等专利32项,获得授权13项。

  绿色修船,已然成为六横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

  党建赋能

  打造最优产业发展环境新典范

  以人才为基石,以创新为梁柱,六横船企正构建起通往世界一流的坚固大厦,屹立于行业之巅。

  近年来,六横以加强党建工作为引领,赋能船舶产业蓬勃发展,全力打造最优产业发展环境新典范。

  日前,在鑫亚船厂的培训基地,一场船企技能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行业内的专家和高校教授倾囊相授先进的焊接、热切割等技术,吸引众多企业的技术能手参与,以此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每年会在各个船厂组织近十场各类相关的技能培训,还联合企业为职工搭建技能比武平台。”六横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线工人技能比拼获奖不仅可以得到内部表彰,还有职称评定和人才补贴,为他们的晋升打开了广阔空间。

  龙山片区作为六横船舶产业的集聚地,党建引领下的村企联建正绽放出绚烂光彩,从困难人员走访到提供就业岗位,从联合举办活动到共同培育人才,村企携手,紧密合作,为船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龙芯湾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党建联建的活动阵地,融合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站、联合执勤管理服务中心等平台功能,重点面向国际海员和外来新居民,提供法律服务、便民服务、文化活动等服务,边检、海事、公安等与企业服务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不定期上门开展各类培训及便民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此外,六横管委会创新开发的“舟山六横企业招聘”小程序,可为用人单位免费提供岗位发布、简历筛选以及求职登记等线上服务,如同一座信息化桥梁,保障企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

  人才既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面对留人难的困境,六横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探索实施人才“团聚计划”“归巢计划”,推进“候鸟夫妻”“在外学子”团聚六横。常态化开展特色人才活动,加大“联谊交友”活动频次,探索建立“全天候”政策、活动咨询服务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六横发挥特长。

  党建赋能,六横船企正破浪前行,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

  本版图片由六横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