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廉洁自律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舟山市委党校清舟廉韵大课堂建设为例

余蔡彤 季扬沁 俸晓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5日 第 04 版 )

  □余蔡彤 季扬沁 俸晓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新时代十年,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猛药祛疴、重典治乱,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主阵地和干部培训主渠道,也是党性锻炼“大熔炉”,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肩负重要职责使命。自我省全面从严治党能力培训教学提升工程启动以来,舟山市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要强化党性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地方实际和区域优势,联合市纪委开展“清舟廉韵大课堂”建设行动。通过探索式、串联式开展“三级讲廉”“党校微党课”“海上党校”“青廉工程”“普廉大课堂”等多个独立子行动,逐步归纳并建立独立子行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了具有海岛特色的全面从严治党能力培训课程体系,实现了从领导干部被动学到主动讲的角色转变,有效营造了全城讲廉、说廉、悟廉的沉浸式学习氛围,党性教育质量和效果明显提升。

  一、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发挥党校功能作用的新要求

  1.坚持党校姓党,认真从严落实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必要保障。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党校的一切工作完全取决于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始终坚持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办学活动都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校是党的重要窗口,必须保持风清气正,党校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谋划、部署、推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把严的要求体现到党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方面,通过言传身教实现以党校严的校风带动全党严的作风的教育效应。

  2.开展党性教育,注重强化学员党性意识。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的一切教学环节、科研活动、办学程序都必须始终以党性教育为主线,党校肩负着对各级领导干部在理论方面进行培训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传统的说教式、单向灌输式的党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因此,党校必须从目标、内容、方式等维度不断推动党性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

  3.加强宣传引导,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党内政治生态大大净化,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赢得了党心民心,然而有人却产生了差不多、歇口气的想法,出现了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的错误言论,抵触情绪明显,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必须抢占舆论高地,净化噪声杂音,党校作为宣传党的思想路线的主渠道、思想理论战线的主力军,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站稳党的立场,传播党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最现实的要求就是“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要进一步提高党校声音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通过批判谬误、引导舆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确保全党思想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

  4.推动理论创新,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研究。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亦是如此,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紧跟党的建设新要求,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党校作为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理所当然应在探索、研究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规律上先人一步、深入一层、全面一些,积极为加强党的建设建言献策。坚持务实求真,在深刻理解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内涵基础上,及时跟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针对目前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差距、不足,系统全面地收集来自四面八方、各个领域的学员意见,提出更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意见建议。

  二、清舟廉韵大课堂建设行动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市委党校“清舟廉韵大课堂”建设行动从小范围、单一活动入手,探索形成了干部讲廉、民间说廉和现场悟廉这一层次分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体系,进一步放大了党校全面从严治党能力培训在构建“不想腐”机制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1.探索干部讲廉翻转课堂,实现党性教育课堂师资转移。近年来,市委党校积极打造“一把手讲廉”课堂,联合市纪委创新开展“三级讲廉”活动,充分发挥市属部门、县(区)、村社“一把手”在全面从严治党能力培训中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领导干部上讲台”,创新开展“千岛干部讲学比评”活动,面向全市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征集全面从严治党相关授课师资16名,授课主题16个,推动形成“干部教、教干部”的良性循环。创新开展“一把手”夫妻共上清廉课,共计组织158名地方部门“一把手”及其家属,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课程、共同聆听老干部好家风故事分享等,督促广大领导干部以家风强作风、重廉家助廉政;积极打造“阿红书记说廉”、东海渔嫂“金梭子”廉情收集等基层宣讲品牌,有效打通廉音传播末梢。以教促学,领导干部成为廉政教育课题的讲授者,有效推动年轻干部提升政治能力、强化作风养成。

  2.探索民间说廉行走课堂,实现党性教育课堂对象转移。以海为家,以舟代行,党校的廉政教育课堂,走到哪讲到哪。一方面,党校联合市新闻传媒中心,先后推出三季共26讲融媒体党校微党课,用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事实阐释和理论提升,在深入宣传阐释廉政文化、共同富裕等重大议题方面,发挥了思想理论宣传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党校着眼“海字号”红色学府建设,探索打造“海上党校”,围绕舟山各海岛红色遗迹,组建“党课上客船”“党课进码头”宣讲团队,采用“快闪”形式,讲述海岛革命故事、勤廉故事,将海岛清廉文化带上码头、带入船头。截至目前,已初步设计蚂蚁岛、登步岛等海上线路7条。同时,结合党纪学习教育,面向渔民党员开展送学活动,今年以来,已组织“伏休课堂”等系列活动50余场次,覆盖渔民党员3000余人次。领导干部不再是唯一受教者,数字化宣传形式和行走课堂的普及,使得社会各级都能随时随地接受党性教育,廉润世人之心、廉正天地之气。

  3.探索现场悟廉本土课堂,实现党性教育课堂现场转移。随着党校现场教学的发展,如今的岛城各处皆可为课堂,现场教学结合多样化授课形式成为从严治党能力培训教学课堂的重要载体。市委党校结合本土红色基因,在9个省市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持续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廉政建设现场教学点,逐步打造起多层级多形态的廉政第二课堂。同时积极联合市纪委,将散落在岛城各处的廉政教育主题场所串点成线,在云上廉廊、海山之镜、朱缀绒纪念馆等10余个主题场所结合艺术党课、情景模拟、警示教育、以案说纪等授课形式,持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能力培训教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同时,科学制定“半日学”“一日学”等研学方案,作为各地各单位开展日常性纪律教育的规定线路。全面从严治党能力培训不再拘泥于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嵌入式和沉浸式、时空弹性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有效提升了党性教育的表达丰度和实现广度。

  三、清舟廉韵大课堂实践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的启示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清舟廉韵大课堂的实践与经验对新时代健全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1.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加强党的领导,不能仅注重宏观层面,更要注重党内的每一个微观责任主体,要使千千万万个微观主体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涉及面广、对象多,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对象上全覆盖,确保每一个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成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对象,从而在全党范围内形成无死角的治党格局,最终形成全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政治合力,使党的领导得到强化。

  2.必须坚持创新思维,深化党的政治建设。针对新时代党员干部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主体意识较强的特征和新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样、渗透性强的特点,健全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着手创新教学方式。在继承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更新观念,加大党员的参与度,用交流研讨、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增强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各类场馆承载的丰富教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党课直播等形式,形成立体化的党员教育场域,提高党员教育效果。

  3.必须坚持协同意识,完善主体联动机制。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也永远在路上,“治”的关键就是要确保形成强大聚合力,全链条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坚持协同意识,各级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党校、干部教育学院等党内教育主体要加强合作,围绕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进行常态化研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采用合作共建等方式,整合一定区域内的党员教育资源,共享师资使用、课程开发、成果运用,构建起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强大资源网。

  作者单位:中共舟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