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路径助推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5日 第 03 版 )

  □记者 刘浩 金春玲 通讯员 於明敏

  本报讯  近日,《舟山市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全省首个地市级航运服务业发展规划,致力于全面提升我市港航物流和海事服务产业链能级水平,打造国际特色航运服务枢纽。

  当前,加快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浙江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抓手,也是舟山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重要举措。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聚焦服务“船舶、船员、船东”,舟山航运服务业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产业体系。

  此次《规划》期限为2024年~2027年,明确了发展目标与五大路径。《规划》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国际海事综合服务高地,舟山航运服务产业确立国际竞争力;以新城为核心,南北联动的综合海事服务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市场主体更加集聚,船舶供应、船舶维修、船舶交易、船员服务等四大海事服务板块基本确立国际竞争力。到2030年,建成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国际特色航运服务枢纽,海事服务绿色化、国际化、数字化加快推进,下紧转第3版▶  ▶上紧接第1版 金融保险、海事法务和信息咨询等三大高端航运服务业加快培育,成为浙江省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内核。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规划》明确提出五大路径,包括构建“141X”航运服务产业体系、建设五大航运服务产业平台、打造“1+2+X”航运服务集聚空间、实施航运服务营商环境优化举措以及强化航运服务提质发展保障等。

  产业体系方面,将做强航运主业,持续做大油化特色船队,纵深拓展江海联运服务,培育壮大航运龙头企业;做特四大海事服务,持续做强船舶供应服务,做大做优国际船舶维修服务,突破发展国际船舶交易服务,全面升级发展国际船员服务;做专高端航运服务,创新银行航运信贷模式,深化发展船舶融资租赁,提升航运保险保障能力,建设国际海事纠纷处理优选地,谋划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做优产业生态,集聚检验检测专业服务,培育航运数字科技服务,强化航运会展文化服务。

  《规划》提出,要建设五大产业平台和相关集聚空间。要做强做优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全面开拓江海联运货源,梯次发展江海联运船队,增强“运力池”物流组织能力,谋划发展新型多式联运模式,研究拓展江海联运国际运输;要迭代升级国际船舶供应中心,提升保税船燃加注能级,全面拓展船舶供应服务;要打造国际船舶绿色维修基地,支持船企做大做强,提升绿色修船水平;要建设全球知名船舶交易市场,持续提升船舶交易市场船舶处置能力,完善和延伸交易服务功能;要打造国际船员全链服务基地,强化船员教育培训质量和特色,开拓船员换班到港综合服务,构建船员外派服务产业链。在空间打造方面兼顾集聚发展和全域服务,将打造新城航运服务综合集聚区、普陀航运服务特色集聚区、衢山国际海事服务园区及多个特色航运服务点。

  此外,我市计划探索新一轮全领域改革,深化船舶燃料加注领域改革,加快综合海事服务领域改革,持续开展监管模式创新,开展行业标准和规范建设。优化全面发展支持政策,实施全面引导鼓励政策,争取口岸开放政策,争取江海直达运输政策突破。推动全产业链数智建设,迭代升级智慧化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平台,加快上线“国际海事服务在线”,升级建设“江海联运在线”。

  市港航部门有关人士表示,下步将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要素集成保障、强化产业监测分析,不断梳理形成项目招商空间、招商地图,深化产业链招商。努力形成全市“一盘棋”,围绕航运服务产业体系、产业平台和集聚空间建设所涉及的用地、用海、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推进市县两级统筹保障,协同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