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跨越 梦更燃
启明集团:奋力扛起电力先行重担 描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刘浩 张帆 王宁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4日 第 02 版 )
□记者 刘浩 通讯员 张帆 王宁
借势谋局,在历史坐标中找准产业定位;顺势入局,在克难制胜中锤炼改革定力;强势破局,在主动迎考中践诺“电等发展”……
大道启明,敦行致远。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浙江启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改革目标的关键之年。
今年以来,启明集团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改革增效、精益管理、实干争先”工作思路,聚焦“核心能力打造、市场运营机制建设、合规管理、降本增效”中心任务,凝心聚力、精益求精,奋力扛起电力先行重担,知重负重迎难而上,为深入实施“985”行动、推进海岛共富行动和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注入强劲的启明新动能。
数说跨越
启明集团规划新建的舟山岱西110变电站通过双回线路接入220千伏蓬莱变,采用架空加电缆方式,线路总长14公里,本期建设2台50MVA主变,项目总投资约1.12亿元。
全年6项优秀QC成果奖项载誉而归,1篇青工论文获评浙电优秀青工科技论文三等奖。统筹布局资质维护提升,5项发明专利受理、7项发明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授权。
设计院完成主网可研设计11项,安装公司投产输变电业务工程40项,电建分公司完成主业配网工程104项,年带电作业量1024次,提供346.5万千瓦时多供电量、减少停电时户数3.9万。
当好电力先行官 诠释“电等发展”理念
今年8月7日,在舟山六横电厂—岑山220千伏线路铁塔立塔架线的施工现场,电力施工人员顶着炎炎烈日抢抓工期,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随着六横岛发展和六横电厂的扩建,原有线路难以满足不断增大的用电需求,建设舟山六横电厂—岑山220千伏线路新增工程刻不容缓。
面对高温酷暑等种种考验,为保障该工程施工保质保量完成,启明集团公司高标准、严把关,一方面编制了详尽可行的施工方案,另一方面在作业期间,对承建工程进行现场督导检查,规范工程现场管理和作业行为,努力把工程建成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环境友好的精品工程。“我们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有序做好施工计划安排,高效、高质量推进线路立塔架线建设步伐,项目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投运。”该公司项目负责人田书斌介绍,线路建成后,将大力改善当地电网网架结构,进一步提高六横海岛电力的供电可靠性,为海岛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好电力先行官,诠释“电等发展”理念,是启明人一直以来秉持的发展信念。今年以来,在六横、金塘、岱山等地的众多项目施工现场,都留下了启明 “电力先行官”默默无闻的身影。
今年,为确保甬舟铁路建设顺利推进,启明集团带电作业班组在册子庙湾A340线大晒网支线开展带电迁改工作,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单项工程涉及带电作业最多的施工项目,涉及带电作业70余次,是普通项目的数十倍。面对困难与挑战,启明人勇挑重担、干字当头,面对杆线迁移时间紧、作业点多面广等考验和挑战,制定详细的线路迁改方案,主动做好配套项目建设及供电服务,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抽调精干力量,明确时间节点,统筹做好线路迁改的推进、协调、监督等工作,为甬舟高铁建设提供坚实的电力基础,有效保证甬舟高铁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接下来将持续跟进甬舟铁路项目建设情况,密切关注项目用电需求,让电力保供跑出“高铁速度”。
同时在岱山经济开发区,舟山岱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今年上半年也正式开工。近两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岱山电网原有的220千伏蓬莱变和110千伏书院变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启明集团规划新建的舟山岱西110变电站通过双回线路接入220千伏蓬莱变,采用架空加电缆方式,线路总长14公里,本期建设2台50MVA主变,项目总投资约1.12亿元。随着该工程开工破土,一条全新的绿色能源通道即将被打通,为加速推进岱山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人民电业为人民。不忘初心,才能牢记使命。
近年来,启明集团公司始终聚焦电力服务保障,加快重大项目电力配套工程建设步伐,去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电网建设任务,设计院完成主网可研设计11项,安装公司投产输变电业务工程40项,电建分公司完成主业配网工程104项,年带电作业量1024次,带电作业项目部顺利通过赛普认证。集团参建的华能山东半岛海上风电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找准定位顺势而为 努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今年4月12日,位于舟山的“国蛟一号”北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海缆段成功登陆,作为海岛间能源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海缆敷设不同于以往,在全国首次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创新的施工技术将为全国范围内的海缆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除了在海缆登陆环节运用新技术之外,在电缆接头制作方面也有了新突破。启明集团创新应用自主研发的无尘房,作业人员“全副武装”无尘服,在湿度恒定的环境下,对海缆与陆缆间的接头进行精细化制作,减少粉尘、盐雾影响,提升中间接头的使用寿命。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企业能够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23年,启明集团敢闯敢试“首台首创”,牵头承接省级“领雁”重大科技项目,高效海水电解制氢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顺利通过舟山市科技局中期检查。探索陆缆穿海能源输送模式,助力打造“永不锚损”的能源大动脉,为岛际供电提供新方案。建立群众性创新生态体系,加强创新思维的前瞻性、创新主体的协同性、创新要素的聚集性、创新环境的包容性,全年6项优秀QC成果奖项载誉而归,1篇青工论文获评浙电优秀青工科技论文三等奖。统筹布局资质维护提升,5项发明专利受理、7项发明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授权,推动企业科技成果从量的积累、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打开创新驱动的新局面。
在狠抓科技创新的同时,启明集团认真找准定位,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围绕支撑电网建设运行、市场经营等核心功能,持续优化业务布局,积极赋能绿色低碳发展。其中,“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就是该集团的一大新布局。
今年7月15日,由启明集团建设的舟山普陀登步岛光伏110千伏送出工程顺利投运,该项目利用养殖塘建设“渔光互补”开发模式,打造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发电模式,是我国东海海域首个建在独立海岛上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
这种“渔光互补”绿色渔业生产模式,不仅实现了渔业和光伏发电的双重效益,同时也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光伏板遮光后,水温下降2摄氏度,既能起到遮阴效果,又能减少养殖物疾病的发生,而且还能卖电给电力公司,这让我们对目前的养殖增收有了更大的信心。”当地承包户欣喜地说。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步履坚定、自立自强。
全力投入市场竞争,开疆拓土开源增效。加快取得电力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做大EPC总包、联合体总承包业务。进一步压降居配工程造价,依法合规稳固居配市场。全力跟踪承接35千伏及以上大客户工程项目,多措并举提升10千伏及以下专变市场占有率。
跟踪对接重要客户用能服务,全面推广新型带电作业,以装备实力构建立体化管控现场。2023年全年1024次带电作业、346.5万千瓦时多供电量、减少停电时户数3.9万,见证启明集团与海岛用电需求之间的竞速长跑。
坚持“服务赢得市场”。 构建“新能源+传统施工+用能服务”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提供线上全天候服务,创新设备在线监测、检修、能耗诊断等售后延伸服务,推广设备租赁服务。
加快自主实施核心班组建设,重点打造设计、施工等5个以上尖刀班组,配套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优绩优薪体系。落实“技术领先、质量可靠”方针,加强基建、配网项目“一工程一精品”建设,确保舟山六横电厂—岑山220千伏线路工程以及配网重点工程等按期完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接下来,启明集团公司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上级公司决策部署,牢记“服务主业、市场经营”的企业定位,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电力能源服务现代企业,继续争做“开路先锋”,在建设海岛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全力以赴、一往无前。
本版图片由浙江启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