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跨越 梦更燃
嵊泗:扬帆逐梦向东海 谱写两美新篇章
胡园园 孙丹飞 邬珍妮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1日 第 03 版 )
▲蓝海牧岛——枸杞
▲花鸟岛
▲五渔童梦园
▲花鸟岛
▲小岛迁、大岛建
□记者 胡园园 通讯员 孙丹飞 邬珍妮
9月的海岛,秋高气爽,天高海阔。
8824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630个大小不同的岛屿,在这片蓝海牧田之上,嵊泗人民向海而兴、借海图强,创造出一个接一个崭新又亮眼的成绩。
今年5月,嵊泗县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发布,作为全省首个海岛县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该指数将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提供评价标准和决策参考。
今年6月,长达近一个月的省第四届海洋运动会在嵊泗县举行,吸引超6000名运动员参赛,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今年夏季以来,嵊泗县持续输出海岛旅游新线路、新业态,“解锁”新玩法,开拓花鸟嵊山枸杞三岛旅游的新思路,汇聚起新的客流。
接续奋斗,书写华章。近年来,嵊泗县坚定实施“生态立县、以港兴县、以旅活县、以渔稳县”总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奋力建设“美丽嵊泗美好嵊泗”。
数说跨越
海洋经济展现澎湃动力。今年,嵊泗县推动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重大项目提速提效,招商引资落地见效。上半年,GDP增长7%,增速全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7亿元,在去年同期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仍增长 2.1%。
“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亮点纷呈。截至目前,共争取到资金超7.4亿元、政策要素支持113项和战略合作帮扶协议34项。共有23项工作获国家部委肯定或推广,131项工作取得省级层面阶段性成果。嵊泗还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浙江省共同富裕实践观察地。
海岛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2023年,嵊泗县教育现代化指数提升至84.17%、列全省第一方阵,县域就诊率提升近9个百分点、达90.05%,持证养老护理员人数增长近5倍。去年全年全县游客接待量达818.7万人次,同比增长97.6%,旅游总收入达129.3亿元,同比增长87.9%。
感恩奋进 交出海岛共富漂亮答卷
眼下,位于菜园镇青沙广场附近的9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全部建设完成。下个月,从东绿华岛搬迁至泗礁岛的部分老人将入住于此。
“城里生活肯定比小岛舒服。”“伤风咳嗽,医院配药也近了。”对搬入县城后的生活,岛上老人充满期待。
近年来,嵊泗县启动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加快推进偏远低密度人口小岛向大岛集聚,让偏远小岛的群众进城生活,共享共同富裕的建设成果。
为了让迁居群众“迁得出、住得牢、过得好”,嵊泗县在就业创业、子女教育、医疗养老、权益保障等多方面提供良好条件,今年以来,西绿华岛有11人搬迁至金平幸福驿家集中安置,东绿华、壁下、安基等岛完成37户56人迁居协议签订。
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是嵊泗县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的生动实践。
2022年10月,嵊泗县正式承接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由此起步。此后,嵊泗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主题主线,主动承接省、市支持清单,制定出台县级实施方案,锚定海岛共富“5+1”特色之路,高效运行“每月例会+向上跑争+督考晾晒”机制,推进海岛共富走深走实。
去年以来,嵊泗县坚持一体融合推进海岛共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聚焦人口融合、资源整合、城乡均衡、提质增效,全力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交通、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保障,具有海岛特色、彰显共富底色的民生优享之路越走越宽。今年4月,嵊泗县全县特困人员实现县域集中供养。嵊山枸杞2个外岛乡镇已实现办学一体化整合;嵊泗居民用水实现与市区同价;“菜篮子”、瓶装燃气等生活必需品实现县域同质同价。
改革创新 提升海洋经济产业能级
9月2日,今年第二次到花鸟岛游玩的上海游客袁亚敏。刚走上码头,就被花鸟岛的变化惊艳到了,“我和朋友今年4月底来过花鸟,这次与上次相比,变化很大,更漂亮、更有浪漫氛围感了。”
今年以来,花鸟岛根据《花鸟特色风貌提升总体规划》,围绕“相遇、相识、相恋、相许、相伴、相守”六大主题,构建“一轴两环、三核四区”总体风貌格局,打造独一无二的爱情浪漫场景体验。
截至目前,花鸟乡已完成总投资6700万元的特色风貌提升工程一期项目,南岙客运中心、海上会客厅区域改造、屋顶花园和8个星殿口袋公园等项目陆续建成,爱情主题越发浓郁。今年1至8月,花鸟乡旅游总产值达6252.3万元,上岛游客同比增长28%。
花鸟岛从空心岛到网红岛的华丽转身,正是嵊泗县提升平台能级,大力发展海岛旅游的有力印证。
近年来,嵊泗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件大事,体系化落实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不断推进创新改革开放。2023年,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7个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得到立项实施,“厚壳贻贝繁育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荣获国家三农金桥奖项目类一等奖。
智慧养殖、“海钓一件事”等数字化应用场景迭代升级。
一体融合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和“民营经济32条”落地,开展重点企业定制化服务试点,推出海岛特色“一类事”服务场景12个。
实施市场主体“双倍增”行动,对接省“8+4”经济政策体系,及时出台《推进嵊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县级配套政策,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14 亿元,全年净增“四上”单位48家,增长46.6%,其中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建立全国首个民宿领域政企双向合规审查中心,改革经验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最佳实践案例。
推动县属国有企业整合优化,成立盛丰海洋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完成“1+5+N”国企管理架构体系构建。
实干争先,再创新绩。聚焦聚力特色产业,激发海洋经济新能级,嵊泗县发展思路清晰:统筹做好铸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纵深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港口产业要协同推进各项工程;海岛旅游业要围绕“让更多的人想来嵊泗,让更多的人能来嵊泗,让来过嵊泗的人还来嵊泗”工作目标,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渔业要大力发展渔港经济,规范现有养殖用海管理,严控新增养殖用海,推进海水养殖提质增效。
奋发有为 推进“两美”嵊泗崭新篇章
8月底,嵊泗县首家户外游玩乐园“五渔童梦园”落户五龙田岙。这家集亲子娱乐、科普研学、素质拓展及萌宠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乐园一开放,便吸引了不少当地和游客的目光。而此前,这片区域是荒废已久的集体土地。该项目的运营,不仅盘活了“沉睡”的资产、靓化了环境,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近20个就业岗位,实现了村级集体和群众的“双”增收。
在推进“两美”嵊泗的建设中,嵊泗县聚焦“海、山、城”三位一体,做强县城、振兴乡村、城乡融合,打造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海上明珠”。
嵊泗坚持海岛发展系统观念,按照“一岛一功能、多岛强功能”思路,精心设计,科学规划,持续打造优势产业岛群,拓展发展空间。各岛发展定位明确。
泗礁本岛、黄龙岛围绕渔港经济区、马关产业区、旅游特色小镇、东海五渔村等块状经济实现组团发展。
大小洋山岛打造综合性临港产业岛;
嵊山岛围绕“一条鱼”,擦亮“百年渔场”品牌,高标准打造国际海钓基地。
枸杞岛围绕“一颗贝”,培育贻贝全产业链集群,打造贻贝产业岛。
花鸟岛围绕爱情主题,发展壮大爱情婚旅产业链、服务链。
生态环境是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底色。嵊泗县健全海洋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优化完善“1+7+N”工作体系,筑牢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
在生态环保领域复制推广“两联动、两追究,全覆盖、全流程”机制,形成生态环保领域问题发现、执法、整改、倒查的工作闭环;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化“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扎实推进“蓝碳”交易试点工作,探索构建贻贝养殖海洋碳汇交易机制。
截至目前,嵊泗县通过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复评,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验收。嵊泗还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入选“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首获“清源杯”、四夺“大禹鼎”、获颁“大禹鼎银鼎”,枸杞岛、花鸟岛成功创建国家级“和美海岛”。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嵊泗县将以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在持续推动“两美嵊泗”建设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岛县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中共嵊泗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