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跨越 梦更燃

岱山:75年跨越发展 而今迈步从头越

陈瑶 滕海平 邱巧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0日 第 04 版 )

  ▲童世领/摄

  ▲何仁岳/摄

  ▲童世领/摄

  ▲沈磊/摄

  ▲郑宇峰/摄

  ▲沈磊/摄

  75年风雨兼程,75年栉风沐雨,75年光辉岁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传统走向现代,掀起岱山的面纱,县域内的大小岛屿犹如一串七彩宝石镶嵌在东海碧波之中,水天相连,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

  海上仙山,星罗棋布,港湾交错,海浪滔滔。今年上半年,岱山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高于省市0.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4%。在产业、民生、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该县用日新月异的变化迈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如今,岱山足踩海洋经济时代浪潮,中流击水,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一个经济更加强盛、城乡更加宜居、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的美好岱山正矗立于东海之滨。

  □记者 陈瑶 滕海平 通讯员 邱巧燕

  优势独特 蓝图绘就

  青山秀水间,这座海洋经济强县已经是一方难得的创业创新宝地。岱山地处舟山群岛新区中部,背靠沪杭甬都市圈,叠加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储运基地、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国家战略。

  产业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蕴量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岱山产业崛起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基础条件。近年来,依托建成投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县内外延拓展石化新材料、石化装备、石化维保等产业链,累计招引石化产业链项目81个,投产石化产业链企业38家,涵盖催化剂、助剂、电子化学品、碳纤维等领域,累计投资超2700亿元,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750亿元。成功入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工业百强县。岱山已成为长三角最具活力和投资潜力的城市之一。

  今年,该县全力抓招商、攻项目、扩投资,成功承办全市八大平台建设暨“项目攻坚 实干争先”活动现场会,上半年全县新落地并备案糖能科技等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备案金额、实际利用外资均超时序进度,提前完成制造业外资年度任务;省“千项万亿”项目、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考核全市第一。

  一条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惠生海工国际领先的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加快建设;华能岱山1号海上风电并网发电;华润双剑涂渔光互补二期开工建设;岱山经济开发区、浙石化入选全省“两业融合”试点名单,连续两年荣获浙江制造“天工鼎”。

  岱山更是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让县内营商环境更上一层楼。自从县内建强用好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已经高效闭环解决企业诉求537个,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94.4%。同时,海工装备“三链合一”入选全省2024年第一批“微改革”案例,特种设备作业企业“一站式”服务经验做法入选省《竞跑者》。

  如今,岱山又成功入围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试点、“科创中国”浙江省级试点县,还始终以创新驱动增添动能,加快构建“一业一平台、一企一中心”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了石化新材料产业链“小试—中试—产业化”的创新生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潮起潮落,激情挥洒发展新蓝图。

  城市升级 赋能发展

  大凡发展之地,皆处于通衢要津,交通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提供通常的保障。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主战场,岱山正在加速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一桥飞架南北,舟岱大桥让岱山四面通衢,燕窝山码头、交通旅游集散中心等陆续投用,让岱山拥有绝佳立体交通优势;S201双合段改扩建、县邮政物流中心等工程开工建设;美丽渔港、双峰新城基础设施配套、磨心水库扩容、岱北水厂等工程正加快推进……

  与此同时,岱山加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县内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整治抛荒地37.9万平方米、主干道沿线农田66.7万平方米,10个花园村庄加快建设,沙洋-龙头田园综合体全面推进,打开围墙见绿地3.3万平方米;岱山火箭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温室、育苗工厂、连栋大棚等一批设施农业项目落地建设;长涂、衢山离岛蔬菜工厂相继建成,新增规模化种植164.7万平方米;大西寨入选国家级海洋牧场。

  当下的岱山,浪花拍岸的千米铁板沙、鲜花盛开的游步绿道、人和景美的“打开围墙”新空地,山海美出新风景;传统特色和时尚夜市结合的海风“晚宴”、国内外运动爱好者们齐聚各色赛事活动,多元活动秀出新玩法;海边古镇在千年古城复兴中焕发新生、业态齐开花的乡村游生机勃勃,千帆竞发游出新场景……

  随着城市外扩,走在岱山,从老城到新城,沿途可见和谐宜居的新画面。从城中心的磨心密林到岱东龙头村的北峰绿道,从万米的铁板沙到悠悠的碧水边,在这里,美丽生态、美丽经济与美好生活诗意相连,不断勾勒出现代化和合之城的美好图景。

  平安岱山的生动图景也在县域内栩栩展开。构筑“一体两地”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乡镇“基层治理四平台”、村社党群服务中心、全科网格的社会治理体系;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打响“瀛洲红帆”“东海渔嫂”等治理品牌……以党建统领夯实岱山基层治理基石,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美好画面。

  改善民生 夯实基调

  守望着如今的变迁与繁华,岱山的发展以精致生活为品质,以提高民生为基调。

  “背后是海,星空之下,海面微波起伏,荧光闪动。岸畔的渔船,远处的岛影,全部影影绰绰,神秘,飘忽,梦幻一般。”这是著名作家赵丽宏笔下的岱山美景。如今,岱山谱写了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建设起团结和谐的美丽家园,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面貌变化大、群众得实惠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县内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身边变化感最大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公共文体服务一体化提升。今年,岱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岱山县蓬莱客运轮船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小岛书舟”海上图书馆授牌仪式在蓬莱阳光客船举行。全县首个“小岛书舟”海上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这里还打通与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渠道,让旅客在享受海风拂面的同时充盈精神世界。

  不仅是开放“小岛书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举措,岱山县文广旅体局对全县9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进行整合,优化文化队伍、设施资源配置,提升文化圈运营质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高品质的文旅公共服务,实实在在地成为助力公共文化发展、增收共富的重要元素。

  教育、医疗的短板也在不断改善。今年,岱山县教共体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经验案例。岱山县还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海岛县,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去年开始,县内撤并3所小规模学校,正式启用双峰新城学校、高亭中心小学综合改造工程,新增优质学位2290个。

  同时,岱山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县乡一体”管理改革省级试点,实现编制管理、人员流转、激励机制等“五个一体化”,还率先实行特困人员县域集中供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还会遇到“成长的烦恼”,但在这样的发展基调下,在这样的品质追求下,岱山有魄力、有胆略、有能力迎接挑战,这座在历史尘烟里闪闪发亮的城市必将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