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跨越 梦更燃

普陀:于山海间擘画改革蓝图

袁甲 陈超赟 丁相如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08日 第 08 版 )

  ▲建设中的六横公路大桥

  本版图片由普陀区委宣传部提供

  □记者 袁甲 通讯员 陈超赟 丁相如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普陀坚持向改革要发展,向改革要出路,向改革要未来,十年来,海洋产业体系建设迈出现代化新步伐,海洋科技创新激发出“新”逐“质”新动能,自贸试验区跑出开放发展新速度,人民群众生活展现富足新气象,海岛乡村焕发宜居宜业新面貌,社会治理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彰显澎湃新活力。

  改革浪潮勇向前,扬帆起航谱华章。今年以来,普陀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实施“985”行动,以“担当作为奋战年”为抓手,踔厉奋发、实干笃行,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扬优势激活力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新高地

  改革引领,海洋兴邦。

  在六横岛上的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的生产区内,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8月中旬,企业最新建造的6.36万吨散货船交付离港。截至目前,舟山中远海运共交付12条新造船,同比增长超300%,意向订单更是排到了2029年。

  这是普陀船舶海工向高攀登的力证。今年,普陀开工建设全球首艘大型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启动全球首例40万吨级矿砂船转子帆加装改造;完成全国首艘船舶“四维一体”节能降碳改装项目;打造全国首艘新能源智能驾驶海钓用游艇;转载驳船建造和绿色修船领域的2个省级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通过验收。截至8月,船舶修理与制造产值分别增长27.4%、37.8%。

  海洋的蓝色引擎少不了能源的驱动。今年6月,浙能六横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项目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成为今年浙江省首台并网发电的煤电机组。总投资360亿元、总接收规模达2700万吨/年的中石化浙江舟山六横LNG项目进展顺利。

  深蓝战略,自贸先行。普陀加快自贸区建设,1-9月,预计实现大宗商品贸易额960亿元。预计保税燃料油加注量230万吨、结算量550万吨,天然气交易额180亿元,海事服务总产出160亿元。

  依托海洋优势,临港产业推进蹄疾步稳。普陀实施“一岛一功能”首发工程,打造优势产业岛群,坚持系统观念,分布推进功能岛建设,强化海岛产业链、功能链、交通链、生态链、服务链“五链”融合。在虾峙镇金钵盂岛,年产70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及配套精加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总投资超1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六横赛宝龙年产20万吨高性能MS聚合物新材料及配套工程落地推进。

  海上交通也迎来了新进展。六横公路大桥一期工程控制性节点梅山水道桥中跨顺利合龙、二期工程青龙门大桥全面进入主塔施工阶段;东港(半升洞)客运站场及城市广场投入试运行。现代渔业向稳而进。“普渔乐”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普陀籍渔船全覆盖,“一条鱼”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达314亿元。六横岛上舟山首个渔旅产业融合开发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也在加紧建设中。

  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前哨,普陀正以更大格局、更新思路、更高志向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新高地。

  办实事增福祉 建设现代品质共同富裕新家园

  共同富裕是改革征程上的时代使命。

  “这里交通便捷、生活舒适,好足嘞!”谈及入住离岛安养驿站后的感受,76岁的虾峙镇大双山岛村民丁吸成不住地说好。今年5月起,在“小岛你好”离岛安养驿站内,大双山岛37户51位老人和丁吸成一样开启了新生活。

  去年6月,普陀虾峙镇启动“小岛你好”离岛安养驿站项目,将镇上安置小区闲置用房改造为住房,每间住房面积40平方米,并统一配备了马桶扶手、无障碍台阶等适老化基础设施。安养驿站内还设有活动室、洗衣室、聊天室等。

  自普陀推进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以来,小岛渔农村人口加快向本岛、大岛集聚,基本公共服务加速实现普惠、均等、一体化,海岛地区渔农民集聚共富成效不断显现。

  今年以来,普陀区倾力而为,推进一批暖心惠民的实事要事。教育实现均等共享,全面完成低端民办学校及小岛学校撤并,武岭幼儿园、武岭小学、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及展茅中心学校小学部新校舍投用;人居保障基础提升,截至7月,建成黄沙湾地块安置房796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96套,新增公租房保障家庭126户;短板缺口不断补齐,全面实行海岛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残疾人瓶装燃气免费配送和价格补助;完成大双山岛、黄兴岛常住居民迁居,实现小岛特困人员100%大岛集中安置。

  方舟起航,共富入岛。普陀迭代升级“共富方舟”行动,首创实施“共富方舟·惠民行动”,为海岛群众送去医疗、文艺、法治等优质服务,切实提高海岛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创新打造‘共富方舟’推进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先行示范”改革项目获省改革突破铜奖。

  海岛共富,各美各岛。普陀深化“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以项目建设促形象转变,以品牌提升促共富氛围,不断加快7个示范创建岛建设,首批示范岛“八个一”标志性成果全面建成。创新打造“没有围墙的海岛创业园”,举办全省现场会,累计建成乡创基地5个,集聚新业态180余家,培育乡创客1000余名。

  共富之路,精神文化体育一个都不能少。普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家属的重要复信精神,在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之际,配合安排英俘后代登上东极开展民间友好交流活动,相关纪念设施完成建设。今年,普陀还成功举办亚洲大学生三对三篮球锦标赛、CUBAL东南赛区等赛事活动,赛事期间带动酒店入住率提升50%以上,实现淡季办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成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城市合作伙伴”。普陀区“礼堂伙伴”工作模式先后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名单、全省共同富裕精神富有最佳案例。普陀正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安全护稳定 打造现代社会治理普陀新样板

  社会要发展,改革要深化,现代社会治理是根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今年6月,普陀某鱿钓船的四名产权人因3000余万元股份转让合并问题产生了激烈矛盾,船东通过手机在浙里办“公共法律服务专区”找到了“15分钟”范围内的普陀区海上融治理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及时提供专业、有效的法律服务,仅10日就调解了这起复杂纠纷案件,使四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海上融治理中心就像是海上矛盾调解的“专科医院”,聚焦解决海上管理机构多但联动难、海上矛盾多但联调难、海上问题多但联治难、海上信息多但联处难等“四多四难”问题,以部门联动、力量集聚,推进海上矛盾纠纷化解,力争将海上融治理中心打造成为全省领先、特色鲜明的海上社会治理创新样板。

  9月13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暨“法助共富”专项行动在普陀启动。来自全省各地及我市各县(区)的代表齐聚,分享交流沿海城市新时代“海上枫桥”实践成果,介绍推广普陀海上融治理模式,助推营商环境法治化进程。

  近年来,普陀区不断发挥社会治理“普陀样板”的先发优势和首创优势,以“千条线”织就“一张网”,持续推动服务提档升级,以谋深做实“现代社会治理新样板”为总目标,大胆先行先试,着力打造具有普陀辨识度的社会治理改革成果。

  普陀区全面推进“网格夜访”工作,网格员们纷纷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渔港码头、社区小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今年以来,普陀区累计开展“网格夜访”8237次,通过“网格夜访”开展了政策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巡查等网格事项1872件,已办结1855个,收集事项办结率99.09%。

  现代社会治理深化,普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以来,普陀设立了首家国际版“海上共享法庭”,启用了区级综合应急救援基地;承办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交流会,社会治理“普陀模式”在会上交流分享。承接推动涉旅行政执法“即督快响”全国改革试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获全国表彰。实现省级“平安区”19连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全会精神为引领,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海岛新实践,奋力夺取现代化新普陀建设更大成果,未来可期。